第一千零四章 打探(第2/2頁)

作為一個土地肥沃,農業頗為發達的大縣,丹福縣看起來要比輝川縣規模大上許多,街上有百姓走過,看衣著與神態,都能看得出這些百姓們過的非常平和。

“夫人,這裏的氛圍看起來很好啊,好像比輝川縣要舒服,人們臉上笑容也多,看起來都是善良之人。”寄雲輕聲道。

秦宜寧點點頭,“雖然趕上了水澇,可丹福縣的底子畢竟在。老百姓不用擔心自己會不會餓死,心情自然都輕松,只有自己過的安逸,不必去爭搶,才能坦然的做善良之人。”

秦宜寧想起了當初出於兩國征戰交界之處的梁城。戰事一起,夫妻父子之間甚至都顧不上彼此。就一口吃的,誰吃了誰就能活,是留給自己還是留給親人?她見到很多人心溫暖無私的一面,但也有很多自私陰暗的一面。當初如她那般被迫逃進山裏的不在少數。而活下來的人並不多。她著實是運氣很好的了。

馬車外,驚蟄、小滿幾人已開始搖著鈴鐺與路人攀談起來,開始推銷車上攜帶的貨物。

既是行商,自然要做出行商的樣子來。

兩輛貨車行的很慢,秦宜寧所在的馬車也不靠近,就遠遠地綴在後,仔細觀察著周邊。

幾個銀面暗探,裝成行商家的夥計全無難度,一個個面帶微笑的與人做生意,他們帶來的貨物許多都是日常小物件,女人家用的頭繩、胭脂水粉和並算不得貴的小首飾也有,一下子便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有人圍上來問了價錢,覺得不合適便走了的,也有駐足猶豫的,驚蟄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打探消息,貨物的價格自然靈活的很,甚至接受以物易物。

很快,城裏來了行商,帶的都是稀奇物件的消息便傳開了。

秦宜寧並不露面,遠遠地看著驚蟄他們做生意,順帶不著痕跡的打探城中之事,用了一個多時辰,馬車才走向下一個轉角。

驚蟄抽個空湊近秦宜寧馬車前,低聲道:“主子,這裏的情況有些不對。”

“怎麽說?”

“此縣裏住著三個大姓的大宗族,分別是劉家、袁家和於家。這三個大姓的宗族人口加起來足占了本縣人口的八成,從對話中便可知,這裏的百姓們因此原因十分的團結。他們帶人平和,有莊戶人的那種實誠。可是每當我等閑聊,提起附近要修建皇陵了,他們便人人都閉口不談,還有幾個本來很熱情的要買東西的,聽了皇陵二字轉身就走的。”

秦宜寧眉頭擰起:“可從名冊上看,從前總督辦修建皇陵時,當時的民夫大部分都來至於丹福縣。沒道理聽見修皇陵就這樣冷淡的,難道他們當初出了什麽問題?”

“或許是這樣。”驚蟄道,“以現在的速度,看來咱們的隊伍逛遍整縣城至少需要兩日時間。今日咱們先走東西向這條主路,您覺得如何?”

“自然是好。”秦宜寧道,“你們也不要太過刻意,偶爾遇上面善的偶然提起一句便是。”

“是,主子放心。”

兩人簡單說罷,驚蟄就像個尋常小夥計似的,高高興興的回到了板車旁。

兩輛板車打頭陣,秦宜寧的馬車隨後,一行繼續徐徐推進。

不多時,就來到了丹福縣主街最為繁華之處。

秦宜寧透過窗簾的縫隙往外瞧,目光落在巷子口一株大樹下時不由得微蹙起眉頭。

樹下此時躺著個衣衫襤褸、身上幹瘦的仿若竹竿兒的男子。那人兩鬢花白,頭發像是風幹的雜草,臉上臟汙,讓人看不真切這人實際的長相和年歲,只能看清他的鼻梁很高,他懷中抱著一根雞蛋粗的竹棍,仿佛那是他的珍寶,赤足蜷縮著。

寄雲見秦宜寧神色不對,低聲問道:“夫人,怎麽了?”

“你看那,有個乞兒。”秦宜寧指著樹下之人。

寄雲依言看去,頷首道:“的確是。”

“你覺不覺得奇怪?”

“哪裏奇怪?”

秦宜寧蹙眉道:“這一路,咱們還一個乞兒都沒見著呢。只這裏有一個。”

寄雲笑道:“許是都沒人來正街,人都住在偏遠土地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