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記憶(第2/2頁)

逄梟聞言不由得笑了,“你說的事,說不定這會子聖上都已經收到線報,知道我這些天‘不安分’了——逄之曦這小子,不安生求神拜佛乞求國富民安,又獨個兒一人跑哪裏去弄什麽陰謀要害朕了!”

逄梟將李啟天的語氣學個八成,聽的秦宜寧忍俊不禁。

“好了,好了。能夠安安穩穩的回去就是好事。咱們離開這段日子,避開韃靼人騷擾不說,想來回去時忠義伯也想好該如何挪動寶藏了。”

逄梟輕哼一聲,“他是個聰明人,只不過有時想辦成事,只自己聰明也是沒用的。還需要現實情況配合。思勤也同樣足智多謀,當初也參與了寶藏之爭,知道有這麽一回事,若是陸衡露出太多破綻,思勤也會警覺起來的。”

說到此處,秦宜寧都有些為陸衡捏把汗了。

“他可要加把勁兒啊。若不然,豈不還要你來費事。”

秦宜寧本來說起陸衡還有些不快,但見秦宜寧全心都在考慮他,根本不在乎陸衡多艱難,逄梟心裏大感暢快,笑著道:“你也要相信他,早晚他都會想到辦法的。反正皇後娘娘閉關還要一陣子,咱們就暫且住下,幫萬佛寺將吊橋修好,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秦宜寧點點頭,那吊橋本來也是因為咱們而斷的,自然是要咱們去修好。

接下來的幾天,皇後果真安心閉關起來。

逄梟與秦宜寧也帶著人去幫助萬佛寺處理吊橋之事。

逄梟忽然回來,邢寶山自然也給李啟天去了密信。但是逄梟已經全然不在意了。兩害相較取其輕,被李啟天猜疑,總好過被李啟天知道事情的真相來的要好。反正他就算什麽都不做,李啟天還是會猜忌他。

眨眼到了七月二十,正是皇後閉關結束的日子。

逄梟與秦宜寧親自帶著人迎接皇後,玄雲方丈自然也在列。

“皇後娘娘清減了許多。”秦宜寧上前扶著清瘦了一大圈,面色發黃疲憊不堪的皇後,嘆息道,“娘娘為民祈福,誠信天地可鑒,菩薩定會保佑娘娘心想事成,平安順遂的。”

皇後笑著道:“借你吉言。”

她話音淡淡的,顯然已是累到了極致。只有她自己清楚,她只是在嘆息秦宜寧的傻。

若是依著秦宜寧所說的“心想事成”,八成秦宜寧會哭吧?

皇後又在山上休息了兩日,才與逄梟提出下山之事。

此時吊橋已經重新修建完成,逄梟不但分文不取萬佛寺的,還布施了大筆錢糧。事既已辦完,自然皇後說下山,那便下山去的。

讓逄梟意外的,下山時皇後沒有再嚷嚷什麽“玉體金貴侍衛碰不得”這類的話。

逄梟沒有主動詢問,皇後也沒有要求,逄梟就只管帶著秦宜寧走,到了山下等候了半天,侍衛們也輪流將皇後安全背了下來。

“娘娘,馬車已經齊備了。隨時都可以啟程。”

一眾人整頓妥當,孫嬤嬤便上前詢問。

皇後端坐在華貴的錦帷華蓋馬車之中,將窗簾撩起一條縫隙,回頭看著險峻的聚璜山,再去看逄梟一行的隊伍,笑了一下,“去問問忠順親王幾時啟程,咱們同行。”

“是。”

孫嬤嬤當即領命去了。

逄梟與秦宜寧本也不打算繼續遊玩,他們不可能真的扔下皇後,自然皇後怎麽要求怎麽答應。兩廂一路去往輝川縣,路上倒也相安無事。

不過路程行了一半時,一行人遇上了從輝川縣的方向迎面奔來的一人一騎。

馬上的年輕騎士身著鐵灰色圓領葵花衫,一看便是中官,看到逄梟一行的隊伍,立即減緩了速度,雙臂一勒韁繩,黃馬便人立而“噅”鳴一聲。

“前方可是忠順親王隊伍?”

“正是。”湯秀上前去應答。

那中官面上一喜,當即翻身下馬,笑著道:“咱家邱敏,奉旨隨同禮部侍郎馬大人前去輝川,得知皇後娘娘娘與王爺同行,特地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