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檄文(第2/2頁)

這話立即就引起了眾人的議論和猜測。

很快所有人就都肯定了必定是大周皇帝命人暗殺了阿娜日汗,殺過之後又不認賬,想方設法的幫助刺客逃脫罪名。

眾人的議論聲音越來越大,情緒也越來越高漲。在一片討伐聲中,有個聲音高亢的道:“大周那群狡猾的狐狸,就需要我們韃靼這樣的獵人好好教訓一頓,讓他們知道知道我們的厲害!”

臣子們聞言,都被挑起了鬥志,激起了血性。沒有一個韃靼勇士會承認自己是不敢給阿娜日汗報仇的孬種。何況烏特金汗還那般喜愛阿娜日汗,大家想幫阿娜日報仇,同時也可以讓烏特金汗開心,更能夠討好烏特金汗。

眾人不約而同的想通了這一點,就都激動起來,一時間朝堂上到處都是主動請纓的聲音。

思勤嘴角不自禁揚起一個淺笑的弧度,但很快就被克制的壓了下去。

思勤道:“感謝大家,但是我們韃靼也不是個不講道理的民族。本汗決定,先與大周談條件,給他們一個機會。如果他們再不肯認錯,那也就不能怪咱們要討回這筆血債了!”

大臣們聞言,都一致贊同,紛紛行禮稱是。

朝會過後,立即有人起草了檄文,四六駢文用的華麗飛揚,不但細數了大周人派人暗害了阿娜日可汗又不肯認賬的無恥行徑,還十分含蓄的褒揚了烏特金可汗登位之後的明智仁政。

這檄文不但發往了大周,還在韃靼境內各大城鎮廣為張貼。一時間引起百姓熱議,褒贊烏特金可汗英明的呼聲響成一片。

而大周人卻著實被那檄文中各種不要臉的話給惡心到了。

李啟天氣的將最喜愛的一套茶具都給砸了,當即又將逄梟、陸閣老和秦槐遠又叫進宮來一番斥責。

“你們說吧,現在該如何是好!韃靼那群人不但發檄文,還言語中對朕不恭不敬,這都不算,竟還獅子大開口要起賠償來!韃靼人這是窮瘋了!”

李啟天簡直焦頭爛額。

說起來,他是馬上奪天下的皇帝,其實是根本不懼怕戰爭的。可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兵馬,而是大周的國庫實在是再擠不出銀子來發動一場戰爭了。

自己的日子過的捉襟見肘,現在韃靼人還要來訛上一筆,這如何能不讓李啟天生氣?

“聖上息怒。”秦槐遠是三人之中最為冷靜的,見逄梟和陸閣老都不開口,自然行禮道,“依臣之見,思勤這是想盡辦法的來訛詐,若是訛詐不成,也就找到發動戰爭的借口了。”

一聽戰爭二字,李啟天就一個頭兩個大,戰爭、民生,哪一個不需要用銀子?可破敗的朝廷一如往昔的混亂,並不是他們大周建朝了,北冀國暴政留下的沉疴舊疾就不復存在了。

他們一直在努力的穩固江山,想迅速的讓大周逐漸壯大起來。

可正值多事之秋,朝廷根本沒有余力再去兼顧其他,李啟天愁鬢邊都生了白發。

“朕也知道是這個情況!問題事這個情況,要如何化解!朕當初就說過,多年戰亂,民不聊生,若能不讓尋常百姓吃苦,朕自己如何都使得。這一次到底是不是咱們的人刺殺生了阿娜日尚未可知,但問題是秦氏和陸衡二人被抓了去,人家一口咬定了咱們!現在韃靼獅子大開口,要麽給錢,要麽開戰,朕可憐的是天下的百姓啊!”

李啟天簡直痛心疾首,幾乎要捶胸頓足。做皇帝看似風光,可他現在勞心勞神,已不感覺快要心力交瘁了。

陸閣老和逄梟都不發一言。

反正他們也知道,李啟天早就不將陸衡和秦宜寧的生死安危放在心上了,如果韃靼現在說一句只要交出這兩個人就不再追究,李啟天絕對不管對方是不是在使詐,都會欣然答應。

逄梟已經暗中聯絡了精虎衛的一些人暗中潛入韃靼尋找秦宜寧的下落,雖然李啟天看的緊張,但如今朝事煩亂,李啟天自顧不暇,短時間內也不會在意這些,就算李啟天真的怪罪下來,他也認了,反正抗旨的事情也做了,為了秦宜寧,這會子哪裏還顧得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