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掃尾(第2/2頁)

如果葉風清金榜題名,接下來幾年應該是待在京裏,那她們家三個肯定也得跟著去。

這樣說來的話,那有很多事情就得提前處理。

比如樂安的產業,她如果離開的話,對這邊的掌控會削弱不少,這個時候她再繼續拿最大的份額,肯定會引起不滿。

“去京城?”葉蘭清終於有人聽得懂的了,“姐姐你是說我們一家要搬去京城嗎?”

葉芷清沒有回答她的問題,反問她道:“你想不想去?”

“自然是想的。”葉蘭清眼睛都亮了,“我們真的能去嗎?”

“只要風清考中了,我們就要搬去京中。不過京中不比我們鄉下,鄉下人少,貴人不多,我們可以不講規矩。但京中不同,據說那裏一塊牌匾砸下去都能砸到幾個當官的。我們去了,得謹言慎行,小心翼翼做人,不能像現在這樣無拘無束。”葉芷清給葉蘭清提前打預防針道,“而且,一旦確定要去,我還得找個教養嬤嬤來教我們禮儀。”

說到後面,葉芷清倒覺得這件事得一家人好好商量商量。

她是行動派,既然這件事一定會做,那不如就現在去做,“算了,擇日不如撞日,我現在就去把娘請過來。先把事情敲定,省得回頭慌裏慌張。”

“也好。”

一盞茶後,葉母來了。

她聽完葉芷清的分析,對去京裏的事投了贊成票。

這位只擅長農桑的婦人對於京城有種本能的敬畏,但是想到幺兒的前程,她知道自己若留在鄉下,也只會讓他們心有不安。

她知道的不多,見識也少,能做的事情只有兩樣,一是注意自己的身體,二便是盡可能的不去阻攔兒女的道——這是她這幾年來所領悟到的。

“那行,年後搬家的事就先這樣定了,接下來我們把要處理的事都處理好,為去京中做準備。”

……

半個月後,李封寧幫葉家在府城尋了個名望頗為不錯的教養嬤嬤,此後葉家姐妹進入教學階段。

期間,葉母也會跟著學一學,她身為當家主母,到時候少不得要帶人家,她也不想到時候鬧出笑話來,給兒女丟臉。

在姐姐們忙碌的時候,葉風清卻迎來了蒙山先生。

蒙山先生是老師離開樂安書院後接手書院的先生。不過他來之後,一向深居簡出,葉風清曾上門拜訪過,卻被拒之門外。

沒想到他會主動上門,葉風清驚異之余,對他太也十分恭敬。

蒙山先生會上門來,也不是無的放矢,他一連考了葉風清三道題,見葉風清答得不錯後,這才邀請他去書院講學。

按道理說,恩科在即,蒙山先生這要求有些怪異。但是葉風清在到書院見到書院裏的學子們之後,這才明白他的用心。

樂安書院這幾年來,在名聲上已經遠遠超過縣學,前來求學的人比起他一批要好得多。

今日他在書院中為這些人講學,那就有了先生的名義。將來在座的這些學子若能進入官場,那就是他的學生他的鄉黨。

蒙山先生這是給他安排了三步之後的事。

“多謝先生。”散學後,葉風清給蒙山先生深深作了一揖。

蒙山先生是個古板的老頭,他臉上沒有多少表情,“這幾年來,林致遠時常寫信來誇你,我且不看他說的,但是你長姐所做的事我都看在眼底。我不管你這人如何,我相信葉大姑娘,有她在,倘若將來你能為官為吏,那便能造福一方。”

所以他其實還是沾了阿姐的光?

葉風清不由笑了,“謹遵先生教誨,學生必然不會辜負您的一番美意。”

此後,葉風清得了空便會去書院一趟。

三個月後,跟著趙上清前去陳留的鄭二送信回來,說是在陳留的店鋪因為小郡爺的緣故,生意極好,讓葉芷清放心。

葉芷清也沒什麽不放心的,炒貨這行業還只是開了個頭呢,以後只會越來越好。

時間很快進入了臘月,過完臘月就是新年了。

葉芷清將葉家商行的份額重新劃分,她削減了自己大多數的份例,剩下的則劃分為大大小小二十一份,讓店裏的管事們以後自己投票決定商行裏的事。

先不說管事們的想法如何,葉風清知道後,對她這制度頗為感興趣。

“阿姐難道就不怕他們會出現內鬥?”

“說的好像現在就沒有一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管事們的明爭暗鬥葉芷清一直都知道。

“現在你一走,沒有人坐鎮,商行若是被她們內鬥鬥垮了怎麽辦?”葉風清問。

“所以這本來就是一場考驗。”葉芷清道,“如果商行垮了,那就說明她們都不行;如果沒垮,那就繼續維持下去;但如果越來越好,那恭喜我,又找了新的可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