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探花郎(16)(第4/4頁)

但是這種事還真不太好開口,林蒙心想幹脆讓王憐花去說,要麽就等到阿飛以後漂洋過海來尋父。

林蒙這麽一想,就將這件事放到了一邊,她將其他雜事一並處理好後,就開始靜下心來構思自己的新書了。

她之前有出版過解剖學方面的書籍,當時過程當真是一波三折,因為隨著封建階級的統治,人體被逐漸神秘化,人體解剖被認為是離經叛道,而林蒙的書中多得是解剖學繪圖,所以一開始沒有書商願意出版,後來林蒙自己有了一家出版社,又經過了利益交換,才獲得了出版許可。

在那本書出版後,不出意料地得到了衛道士抵制,好在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認可,盡管也有同行對解剖學不以為然,對外科更是嗤之以鼻,認為外科乃是欺世盜名的詭道。

但好歹這書沒有被禁。

林蒙只想它能夠對有作為的人士有所幫助,有所啟迪。

反正罵她的,又不會跑到她跟前,指著她的鼻子來罵,所以他們愛幹嘛幹嘛。

說不定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吃的、用的、穿的、行的、玩的等都有和林蒙沾邊呢。像是懷表、瀝青、從西洋來的各色布料和香料、兵人、玻璃制品等等,甚至他們平時會看的各色學說書籍,都有可能是用了林蒙這邊傳過去的石印法——石印一開始是為了更好的印圖畫,後來大家就意識到石印法能夠解放雕版印刷的勞動,因為用石印印刷,一是可以省去繁瑣費時的雕版程序,二是能夠降低成本,三是能夠需要隨意縮小放大,差錯小,很多大部頭的叢書體積大為縮小,字畫碑帖或名人手跡也可以通過石版影印。

林蒙若是想和他們對著幹,還真得能從各方面鉗制住他們,讓他們得到個“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美名”。

林蒙都可以想象等到以後,他們會得到怎麽樣的罵名了。不對,有好多人都不會有以後了,歷史不會記得他們的名,他們只會淹沒在歷史的車輪下。

林蒙這麽一想,就更懶得和他們計較,那無非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話說回來,林蒙決心要編寫有關中醫外科方面的書籍,她就盡全力去做。這幾年來,林蒙不但擁有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她同時還有足夠的實踐經驗,所治療過的病人,還是來自不同的地方,體質的差異導致的病情和處理不同,也被林蒙一一記錄了下來。

這些記錄,林蒙大部分都記在腦海中,但更多還是用文字方式記錄了下來,她將這些都找出來,就堆滿了一間屋子。林蒙隨手翻了翻好幾年前的手劄,上面還記錄了當地的人文,以及當地對病症的處理方法,還有她像當地大夫請教後的心得等等,也難怪會有這麽多。

林蒙深吸一口氣,感覺任重而道遠。

林蒙稍後便開始做初步篩選,正兀自沉浸其中,忽聽得窗戶被敲響。

林蒙擡起頭來,只見王憐花正站在窗外。他老人家已經不再年輕了,仔細看還能發現他眼角有了那麽點點細紋,盡管他自己並不承認,不過這細紋其實是增加了他的魅力,讓他有著不同於年輕人的成熟韻味。

仍舊魅力滿滿的王憐花王老前輩一看滿屋手劄,旋即就明白了林蒙的用意,他微微一笑,說出來的話卻有點氣人:“我當年寫《憐花寶鑒》時,可是得心應手得很。”

林蒙嘆道:“憐花叔叔果然老了,不然怎麽會以為我手忙腳亂。”

王憐花:“……”

林蒙忽然沖他一笑,直笑到他的心坎中去:“不過你放心,我會給你養老的。”

林蒙看著愣在當場的王憐花,心想她這輩子要什麽有什麽,還不會獨孤寂寞。這樣稱得上是非常圓滿的人生,她還能有什麽不滿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