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番外 窯變

尊敬的各位遊客,歡迎來到國家瓷器博物館。自從漢末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瓷器問世以來,我國的陶瓷文化已經走過了輝煌而燦爛的兩千年。

在這兩千年裏,誕生了無數珍品。一些即便是在科技發達的今日都無法復制,而另一些則蘊含著超過其本身價值千倍的文化價值,堪稱國寶。

在國瓷博物館中,就保存著二百八十余件國寶級的珍品,僅從瓷器文物的方面來說,即便是與故宮博物館相比也毫不遜色。

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開啟一場豐盛的視覺之旅吧。

……

接下來我們將前往三樓中央展廳,參觀本館的鎮館之寶。對,剛剛這位先生說得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窯變石,或者叫曹子窯變石。

眾所周知,雖然在東漢開始出現了一些原始的青瓷,但真正將陶瓷技術推向成熟化、規模化、藝術化的人是曹生。

早在曹生少年時代,他就明確指出了“爐溫”在冶鐵、燒瓷、熔砂上的重要作用。作為一個有錢有勢的富三代,曹生招募了一批工匠為他制作耐火磚和高溫爐,其中就包括被稱為“瓷器之父”的匠艾。

很快,曹家的青瓷就通行海內,為將來曹氏兄弟的擴張事業積累了巨額財富。等到這對史上有名的雙胞胎成年的時候,曹家就有了質量穩定的白瓷和玻璃。

但曹生依舊不滿足。公元174年,他帶領船隊南下交州,在當時最大的鸚窯試驗彩釉和窯變。據說,曹生試驗了交州全境五百多處陶土,燒制一掌大小的圓形瓷石二萬九千余枚,最終只保留了三枚,真正的萬裏挑一——

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三枚“曹子窯變”。

曜日、重瓣、星河,即便是在兩千年後的今日,它們的美麗依舊是無法復制的奇跡。

曜日石呈現出熱烈明快的黃釉、紅釉,即便是在以出產彩釉著稱的鸚窯中都算罕見。更難得的是它所具有的的正反兩面對稱的同心圓構型,在聽憑天意產生的窯變中如同上天的寵兒。

據說,曜日石出爐的時候金光耀眼,一下子將同爐的其他窯變石照得黯然失色。赤紅、橙紅、橙黃、金黃交相輝映,使得這件瓷器仿佛真的太陽。可惜的是,曹生認為它的色彩太過張揚,於是沒有佩戴過它,也沒有送給曹操佩戴。

曜日石就這樣一直留在鸚窯中,作為鎮窯之寶被工匠們代代膜拜。直到進入現代化社會,博物館行業成熟穩定之後,曜日石才被捐獻出來供遊客參觀。

後來鸚窯出產的黃紅色小型彩瓷自成一派,多是歷代匠人對曜日的致敬之作,其中以魏末的雙彩窯變百花迷你瓶最為出色,那也是一件國寶了。稍微次一些的有紅蹄八駿大肚盞、火燒葫蘆藤等,這兩年在拍賣會上也是拍出了幾千萬的高價。

接下來說說曜日左手邊的這塊粉白相間的窯變石“重瓣”。一路走下來,大家應該發現了,古代粉釉罕見,窯變產生的粉釉更罕見,像“重瓣石”這樣濃淡漸變,紋理清晰,仿佛花瓣一樣層層舒展的粉釉窯變那更是可遇不可求,用千年一遇來形容都是小看了它。

各地用銅礦作為釉料的瓷窯努力了一千五百多年,都沒有誕生第二件形成花瓣紋路的粉色釉變。在重瓣石還沒有被發掘出來之前,國內一度出現了這塊窯變石是史料誇大,或者純屬虛構的質疑聲。直到燕朝桓帝舉全國之力研發粉釉,耗資無數,才在當時的官窯中獲得了一件二百二十個花瓣的粉釉窯變長頸瓶,消除了國內對於重瓣石真實性的大部分質疑。

重瓣,這塊有著三百六十一個花瓣的粉色曹子窯變,最早被保存在沉香島的曹氏塢堡中。公元189年,曹玉長女、流火公主曹熒誕生在交州。重瓣窯變石作為禮物,被贈送給了這位曹氏家族的新成員。

曹熒極為喜愛這塊窯變石,將它制成項鏈、掛飾、頭飾,“重瓣”上有三個大小不一的鉆孔,就是當時留下的。曹熒死後,“重瓣”作為陪葬埋入流火墓中,一千九百余年不見天日。

八十多年前,湛江市修建地鐵二號線,挖到一座魏初古墓。經確認為流火墓後,中央直接指示湛江地鐵停工,文物總局局長坐直升機親臨湛江指揮搶救性發掘。幸運的是,“重瓣石”被放置在厚實的棺槨內,沒有像其他陪葬品一樣遭到地鐵工程的破壞,這才有了如今“三變齊聚”的盛景。

最後,是我們經歷最為傳奇的“星河石”。

如果說,曜日是象征意義最重,重瓣是工藝難度最大,那星河就是文化價值最高。

它所具有的深藍色釉彩是鸚窯的標志。胎底的細砂則在光線下折射出點點微光,仿佛星空一般深邃迷人。一抹紫紅色的窯變恰到好處融入其中,形成星雲狀的旋渦。成像的和諧完美讓“星河石”從一眾藍色窯變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曹生的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