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母親(第2/4頁)

傅清凝點頭贊同,又道,“娘,你也別再去打聽了,婚期要到了,張羅著把人娶進門,你也就不用管了,日子讓他們自己過去。”

於氏聞言,笑容加大,“就是這個話!”

傅清珠走時確實沒有再上門,只讓人送了一個孩子用的精致的項圈過來,來人說是夫人給孩子的心意。

項圈裏面老師傅還刻了個“晏”字,指明是給晏兒的。這還是晏兒第一回收到來自傅清珠的走心的禮物,以前哪怕送,也都隨大流送些,看得出來並沒有用心。

日子說快也快,炎熱的天氣過去,入了初秋,早晚涼意漸濃時,趙延善的婚期終於到了。

於氏提前好幾日已經住了過去,傅清凝帶著孩子,也提前了兩天過去幫著張羅。看得出來於氏很高興,都說成家立業,於氏三個兒子,等趙延善再成了親,於氏就能撒手了。

聘禮早就送過去了,於氏在這個事上,雖然不喜古家對待姑娘的態度,聘禮還是比照了紀瑛兒,以示對這個兒媳婦的看重。當然了,比傅清凝還是少點的。別提傅清凝是長房長媳本就該慎重,而是當初那聘禮裏面,趙延煜自己添了東西進去的。於氏樂得看趙延煜對傅清凝上心,也沒攔著。

反正看到那聘禮,就沒有人能挑出理來。

到了成親那日,於氏一大早就起了,跑去廚房看了,又去看院子裏桌椅擺設,還有茶水點心,總之忙得不行。傅清凝也跟在一旁,於氏抽空低聲道,“別看這些都是小事,其實頂頂要緊,今日要是出了笑話,丟面子都可不只是延善,還有延煜和延展。”

傅清凝認真應了,那邊去迎親的各種禮早就已經備好,很快趙延善一身大紅衣衫騎著馬帶著大紅的迎親隊伍熱熱鬧鬧的走了。

於氏見了,低聲道,“古家早就說過嫁妝會簡薄些,一會兒哪怕什麽都沒有,你也別露出來。記住沒?”

傅清凝就笑了,“娘放心,這些我都懂。”

“懂什麽?”紀瑛兒扶著肚子笑吟吟過來,她因為和趙延善院子離得不遠,就沒在這邊住,這幾天都是晚上回去早上過來,“娘,別只使喚嫂嫂,有事情吩咐我去要一樣的。”

於氏看到她,“你只顧好自己就是幫我忙了。”又低聲把原話囑咐了一遍,紀瑛兒笑著應了,“娘,我們不生氣,古家嫁妝簡薄,人家只會說他們家涼薄。”

這話也在理,尤其在趙家這邊聘禮給足的情況下,古家根本討不了好。於氏看了看兩人,這倆兒媳婦進門的時候,帶來的嫁妝都比聘禮多了一倍不止。

此時說起嫁妝這事兒,於氏怕兩人多想,解釋道,“不是我想要兒媳婦帶多少嫁妝,而是古家這樣太不厚道。都說嫁妝是女兒家的底氣,古家底氣都不給女兒,這根本就沒指著女兒好好過日子……”

傅清凝和紀瑛兒對視一眼,眼中滿是笑意,“娘,我們都懂。”

午後,迎親隊伍回來了,趙延善伴在轎子旁,後頭跟著是嗩呐隊伍,在後面應該就是姑娘的嫁妝了。其實成親許多人來看熱鬧,這嫁妝也是熱鬧的一部分。

無論嫁妝多寡,都是談資。

於氏自然是不能站在門口等的,她和趙瑾兩人坐在正院中上首,等著新人行禮呢。

傅清凝倒是可以看看,紀瑛兒拉著她就去了門口,看著趙延善滿面喜慶的拉著新娘子的手跨火盆進門,他很高興,從他沒牽紅綢而直接牽姑娘的手來看,他對這姑娘很上心。

一對新人進門,傅清凝和紀瑛兒沒跟進去,一般新人行禮,妯娌都會避開。剛好她們留在門口,看著後頭的人把嫁妝送到院子裏去。

只是那嫁妝……

也不能說少,前前後後加起來也二十多擡了,只是光家具就是七八擡,那木料雖然不好吧,但漆得鮮亮。之後點心瓜果又是兩台,余下的被子布料,又是好幾擡,看起來是好看了,但根本不值銀子。

紀瑛兒低聲道,“娘若是看到這些,怕是要心疼那聘禮了。”

傅清凝失笑,這話是真的,別看於氏嘴上無所謂,但她做生意多年,講究個少出多進,手頭來往的銀錢就沒有虧的。當然了,娶媳婦不能和做生意比,但當下風俗,就沒有這種收了聘禮,隨便搪塞嫁妝就把姑娘送過來的。

要知道,她求娶傅清凝,可就是看她會做生意。說到底,於氏也喜歡銀子的。

傅清凝左右看看,低聲道,“小心被聽到。”

趙延善成親,比趙延展那時候還要熱鬧,刑部大半的人都上門賀喜了,還有翰林院這邊的人也來了不少。

紀瑛兒就不再說了,聽著裏頭的熱鬧,道,“讓廚房那邊給新娘子備些吃食,我們給她送進去。”

新娘子進門,新郎官出來敬酒,陪著的就是家眷,趙家沒有親近的同枝,家眷就是她們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