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酸成醋缸(第2/4頁)

好在……陳覆想,現在他已經把英少三的宣傳安排上了。

不用感謝他,這是他應該做的。

陳覆撐著下巴,微微一笑。

他買的這些營銷,都被認為是苗陽官方買的。

更多粉絲順理成章地認為,看來是苗陽覺得跨年夜那十秒鐘的風頭過了,所以迫不及待地開始投入大筆的營銷資金了。

在陳覆看來,這裏面說不定也真的有苗陽投入的一部分營銷。

對於粉絲們來說,這個時候英少三的營銷,也算是一件好事。

因為英少三的官組裏已經有不少粉絲發帖抱怨,說自己追了個綜藝,就已經快變成打投工具人了。

每天睜開眼睛就是摸手機去投票,投完一個賬號再換一個賬號,然後緊張地關注數據,然後去群裏匯報自己的打投結果,然後去關注一下集資鏈接的情況,順便投一點錢……

據說最強的那位粉絲,有一天切了一千多個不同的賬號進行投票……

雖然很強,但是也很累。

所以,在粉絲們看來,苗陽開始營銷了,那正好,一定能有更多的新粉絲加入進來,擴大粉絲的規模,也緩解一下她們的壓力。

然而營銷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微博控評又要開始了。

本來微博上沒什麽英少三的營銷,那粉絲們也就管管自家的超話、廣場、詞條什麽的,現在營銷號一跟上,好嘛,網宣組又開始拉人控評、點贊、占領前排、舉報不好的言論等等等。

有一個粉絲忙得喘不過來氣,在微博上看到《打工人座談》的宣傳,怒上心頭:“我他媽是粉絲?我他媽就是個打工人吧!”

陳覆看著不免一笑,突然覺得這個節目的名字還挺應景。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打工人座談》,營銷也挺多的。微博上不是英少三,就是打工人,相映成趣。

營銷是花錢買熱度的事情,而恰巧,這兩方都不差錢。

本來這兩個綜藝的受眾是不太一樣的,但可惜有陳覆在,這張惹禍的臉,就引來了一些年輕粉絲的關注,於是,在某個角度上說,這就成了競品項目。

畢竟,英少三的粉絲可能會去分心關注打工人,而英少三需要的恰恰就是粉絲完全的專注。

硬要說的話,陳覆其實也就去那麽一期,聽上去還不是特別嚴重;但是對於英少三的粉絲來說,這一期節目所占據的時間,就可能造成排名的巨大變化。

一些選手的大粉,已經開始嚴厲地要求粉絲們不要分心,不要關注“其他綜藝的嘉賓”。

稍微分下心,那可就會影響自己愛豆的票數啊!

可是對於一些粉絲來說,本來英少三就已經花了自己的很多精力了,壓根就不像是一個輕松愉快的綜藝節目;而現在,自己想要去看看別的綜藝放松一下,還會被罵?

靠,你是我媽啊你就管我!

這其中可能還摻和著一些水軍作亂的成分,但是不管怎麽說,粉絲與粉絲、綜藝與綜藝的對立,已經逐漸形成了。

傅明禮選擇讓《打工人座談》在這個時間上線宣傳,就是瞄準了英少三去的。

英少三嚴厲苛刻的打投模式,從一開始就想著將粉絲和觀眾捆綁在自己的節目上,從頭到尾得持續小半年的時間。

而如此長時間的鏖戰,粉絲必定是會疲憊的。

這個時候,一個氛圍更加輕松愉快、同樣是大制作,還關注打工人這樣親切話題的綜藝節目,對於那些疲憊不堪的粉絲來說,就如同是一股清流,瞬間就吸引了她們的目光。

的確是分心了,就如同那些大粉擔憂的那樣。

哪怕沒有陳覆的容貌加持,也會分心。

於是,《打工人座談》官方微博開通三天之後,粉絲數量就已經破了百萬。

幾條宣傳微博下面,還有一些非常眼熟的賬號出現……可不就是英少三選手粉絲們用來控評的那些賬號嘛!

這可就滑稽了。

明明不是同類型的節目,就連畫風都截然不同,但是偏偏,就隱隱對抗了起來。

甚至於,有一些粉絲已經開始吵架了。

英少三的粉絲指責打工人蹭熱度,捆綁炒作,營銷的話術中還隱隱貶低英少三的打投搶錢模式,可不就是鮮明的踩一捧一嗎?營銷狗就不要裝白蓮花了好嗎?大家彼此彼此。

而打工人的粉絲就指責英少三無理取鬧,明明不是同類型的綜藝,只不過是剛好時間湊到了一起,結果打工人就被當成了假想敵?這群粉絲怕不是又把粉圈那一套搬來了吧?

陳覆興致勃勃地圍觀著,找回了去年看天偶那時候的樂趣。

更加好笑的是有一些粉絲還是兩面人。

比如現在英少三排名第一的祝鐘深,他就有個富婆大粉,也關注了打工人的官微。

然後網友們就發現,這個粉絲前一秒站在英少三的角度痛罵打工人蹭熱度,下一秒在陳覆的單人宣傳微博下留言“舔舔哥哥的漂亮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