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年後(第2/7頁)

像是包括但不限於租房子,每日的通勤,一日三餐,家務等等問題,這些都不會耽誤到古明妍的學習時間,在這一點上,她就已經比很多人都更有優勢了。

除了時間相較於別人來說比較充裕之外,古明妍在學習上也很舍得下本錢,這也是她能取得好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

像是文具啊這些個小件,大家倒是都大致類似,拉不出什麽差距來。但是,在專業書上面,古明妍就有相對來說十分便利的條件了。

還是那句話,古明妍錢多,而他們需要用到的書都相當的貴。

古明妍可以把自己所有需要和可能會用到的書全部毫不猶豫地買下,隨自己怎麽塗畫著做筆記或是隨時拿出來查資料都可以。這一點,她就比很多背負著大筆學費貸款來上學,平時只能去圖書館裏借書或是買二手舊書的同學們,要有利許多了。

其實古明妍只是習慣了自己用的東西都是屬於自己的,專用的,隨時可以用到的,而不大習慣共有而已。

但是其實借書這樣的行為,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才算是常態。在他們看來,古明妍這樣大手筆的買整套的新書,才是令人驚訝的行為。

不管怎麽樣吧,古明妍在自己的聰明努力和種種由錢帶來的便利條件之下,總算是以一個非常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她研究生期間第一學期的全部課程。

當她十分滿足的拿著自己的成績單,去找那個時候跟她已經處的很熟了的霍華德教授的時候,她便能夠非常自信的,跟教授提出想念他研究生的申請了。

在哈校,其實像她這樣申請多個專業的學生也不是沒有的。

畢竟這裏精英雲集,大家都是超級超級聰明的人,學有余力自身又感興趣的話,那自然是能趁機多學點是一點了,所以她的這一想法,在這裏倒不算是太突兀。

霍華德教授看了看古明妍上學期的專業成績,又仔細過了她抽空寫出來,發表在一本法學界內比較有名的期刊裏面的一篇論文之後,又向她問了幾個專業問題,最後,可能是確認過她的學術能力了,霍華德答應了古明妍的請求,讓她可以開始正式向學校提起申請了——他願意成為她的導師,讓她跨專業學習。

古明妍有多高興自己把握住了這次機會就不用多說了,雖然多申請一個專業成功就意味著伴隨而來的是更加巨大的學業量。但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東西,古明妍還是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十分值得的。

因為又給自己多加了一個專業,古明妍自此也算是再也沒有什麽空余的時間了,就連她來M國後的第一個暑假,她也因為要上小學期的課程補滿法學專業她之前一個學期內缺失的學分,而沒能正常的給自己放松的時間休假——別說回國探親了,就是去NY跟進一下自己的財務情況,她都是只抽出了一周多的時間,趕著去完成的。

繁忙的暑假學習過後,古明妍從波城飛去了NY,跟她的投資顧問大衛連開了三天的會議,聽了他對她上半年的投資成果匯報,又見了幾個尋求投資的創業者和團隊過後,布置好了下半年自己的投資方案,然後就又馬不停蹄的回到了波城,迎接又一學期暗無天日的校園生活去了。

不過好在,雖然古明妍的學習壓力更大了,但她的心情卻保持著很輕松的狀態。

究其原因嘛,自然是她的NY一行十分順利,之前的投資所獲的成果頗豐的緣故啦。

別看她在這上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遠遠比不上在學業上的付出,但到底是知道市場發展動向的“先知者”,能占到的便宜不是一點點。就只根據大衛給她匯報財報時候那雙眼放光的興奮表情,古明妍就知道,自己上半年那是賺大發了的。

看過了自己的進賬,又被投資公司因看好她的表現而被上調了客戶等級,古明妍是既鼓了自己的錢包,也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和很多情況下的優先選擇權,收獲不可謂是不大了。

再想想自己在NY的高層會議室裏見到的那幾位創業者,那都是她提前就交代大衛幫她專門留意的,未來會在他們各自的領域大放異彩的行業領導者啊。

她現在能有幸在他們創業之初就給予支持,雖然為了不蝴蝶掉他們的個人成就,她每個投資的公司自己占據的股份都沒有到絕對主導的比例。

但是,只要一想到他們一個個後續的發展成長規模,古明妍就知道,只單靠著她自己的那些股份份額,所能分到的,就是無數人窮盡一生都賺不到的天文數字的財產了。

只要是想象一下,古明妍就覺得自己做夢都能笑醒了——僅靠著這幾筆投資,她都能什麽心都不用再操,躺錢上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了,你說這讓她怎麽能心情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