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搬新家啦!(第4/7頁)

古明妍暑假的這一個多月在外,著實是收獲不小的。除了跟哥哥和男友一起把祖國的東南沿線幾乎玩兒遍,吃遍,留下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做為紀念之外,還跟楚印辰的好朋友熟悉了起來。

他們不光是幫著跑房子的事兒,讓楚印辰多出了一大堆放在後世簡直無法想象其巨大價值的房產出來,最後臨走前的幾天,他們還幫著古明妍,聯系到了當地的一家外資服裝廠,華僑開的,專門生產港城那邊的流行款式衣服,銷往內地各大城市,生意非常紅火。

經由大中他們牽線,古明妍成功的用幾張比較有特色的衣服的設計圖,敲開了這位華僑的門,成功出讓了她設計圖紙並獲得了不菲的稿酬之後,還讓這個只跟各大城市大型百貨公司合作的廠長,答應了可以接她的訂單,大批量的批發貨物給她的提案。

而古明妍所需要付出的,就是衣服的生產成本價,以及每個季度至少十張可以用來打做爆款標準的設計圖紙。

當然了,這設計圖也不是白要她的,人家華僑講規矩,直接給了古明妍一個設計師的頭銜,每個月給她發固定的工資不說,還會因為銷量的浮動予以她分紅的獎勵,而且還不需要她在本地工作,雙方信件溝通即可。

對於古明妍來說,這是很好的一個生意機會。

她給人家老板出設計圖這個一點兒也難不倒她。不說她還能夠從中獲取不小的利潤,就單是人家那麽大的一個廠子,那生產規模也不是她家的那個小作坊能夠比得了的。

古明妍原本就要給小作坊不停的上新提供圖紙,現在同樣的圖紙再多給廣市的廠子一份,她一點兒也不吃虧。

另外,能夠打破廠長只跟公家合作的模式,古明妍以後就能根據自己資金的多少,想訂多少貨就能訂到多少了。

這樣一來,不光是豐富了他們家小店的服裝類別和數量,不用只靠著家裏生產的那點數量可著賣,最後還常常會出現供不應求,平白的看著到眼前的小錢錢飛走的痛苦情景。

有了充足的貨源保障,他們就能留下更多的客人,甚至還能進一步的把她家其他的房產也開發成服裝店,那樣一來,能夠賺得的錢就能成倍的增長了。

除了自己家裏零售之外,古明妍還打算可能的話,做一下批發的生意。

家裏的人手畢竟是有限的,零售相對批發雖然單品的利潤更高,但是時間和人力成本卻要高出許多。

在現在不允許私人開廠,但市場卻對時髦的服裝有著大量的需求的當下,他們家能夠有貨源,就注定是站在了不敗之地。

把貨品批發出去,那些小商小販肯定也願意在家門口,而不是非要跑到遙遠的南方才能拿到貨。他們家的這生意絕對不愁出貨問題,所以絕對是有很大賺頭的。

這也就是這幾年的時間吧,政策還不甚開放,對於外資的企業倒是限制很少,她才能因為有這個路子,賺取一筆中間商的差價。

等到後面南方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的紛紛崛起了,到時候分蛋糕的人也就多了,那她的這個獨家的生意也就會自然的被打破壟斷。雖然肯定也還能維持,但絕對不會像現在這般的暴利了。

不過古明妍也不怕,等到政策開放以後,說不得她自己就設計衣服開自己的工廠了,自然不會像現在這般的小打小鬧,限於種種的客觀因素,看得到市場巨大的需求,自己卻無能為力了。

不過能趁著這段時間,好好的用不大引人注目,也絕對不會觸及到任何高壓線的方式,慢慢的積攢夠足夠的資本也是好的。這樣等到後面更加開放的時候,她就可以放開手腳的大幹一場了。

回到京都的家裏,才休息了兩天,古明妍就要開始忙碌起來了。

她去南方玩兒的一路上,沒少購物買東西。尤其是在海市和廣市兩個大城市,買的東西最多。除了給家人帶的禮物和當地的特產之外,大多都是她給新房準備的,一些生活用品,軟裝裝飾,還有在海市訂的沙發,以及在廣市大中那裏買的電器等等。

這些東西古明妍他們都是邊買邊往家裏寄的。不然只是依靠他們幾個的雙手,那是壓根兒就別想能帶得回來的。

因為東西太多,古明妍還被母親寧榮薇給批評了敗家。

盡管她花的是她自己的錢,但做娘的,看見閨女兒這麽大手筆的購物花錢,說不心疼那是假的。

直到古明妍帶著大家一起去已經竣工修繕一新,並且還特意空了一個多月通風的大四合院兒去布置的時候,看著那座巨大的宅院被一點點的裝點填充,寧榮薇這才相信了閨女兒的話——他們家的這個院子的確是太大了,確實是需要很多的東西和家具的,不然就會顯得房子太空,不像是人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