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目標達成(一更,二合一)(第2/4頁)

反而他時常惦記著父母親人,就連古明妍這個做侄女兒的,都經常能與她大伯通信。就更不要說是生養他的父母大人了,他們在他的心裏的地位自然是相當重要的。

多年不曾歸家不是古建黨所願。只是因為邊疆到底並沒有想象中的太平,他們平常的任務不斷,訓練強度也大,平時實在是忙的沒有多余的時間,可以湊出足以讓他遠行回鄉的假期出來。

再加上古建黨多年下來也算是步步高升了,這隨著職位地位的升高,伴隨著的必然就是責任也越來越大了。再像原來那樣一兩年的沒有特殊任務就能請假回鄉探親的小兵時期一樣,到底是再不可能的了。

倒也不是領導就不能請探親假啥的,只是古建黨在這方面的運氣差了點兒,在經過了媳婦兒最初隨軍後不久就懷孕生子,以及兒子慢慢長大到能夠出遠門了之後,古建黨也是有兩次有機會能回安城的。

甚至其中有一次,他們連車票都訂好了,行程行李什麽都安排好了的,但最終他卻被個臨時突發的任務給絆住了腳,打亂了計劃,到底是沒能回成家的。

兩次都是這樣被突發情況給打破了計劃,這之後再想要成行,到底也是不成了的。畢竟工作是不能被積壓的,尤其是軍隊上的工作。

也就是那次差點兒就成行的探親,最後結果卻只有陳紅春和兩個兒子回了家去。

畢竟古建黨自己不能回去,還是得讓媳婦回家看看丈母娘他們的,也得讓家裏的老人看看孩子們不是。

那次盡管有兩個常年未見的孫子伴在左右,但沒能見到兒子的古老爺子老兩口還是難掩失望之情。

畢竟兒子對他們來說還是不一樣的。他們如今也老了,活一年少一年的,這一別就是多年不能再見,叫老人家的心裏如何能舒坦的了啊。

因此,不管是基於自己的私心,還是讓爸媽能夠得償所願,去看看自己大兒子的孝心,古建國都決定要請假跑這麽一趟了。

而且他這理由也合情合理,作為家裏最強壯有最多出遠門經驗的兒子,帶著自己年老的老革命父母,去到遙遠的邊疆看望自己在那裏的部隊守衛邊疆的大哥,這麽個緣由砸下去,哪個領導敢不給他批準啊!

古建國順利的拿到了假期之外,紡織廠的領導還為了賣古老爺子他們的好,特意上了他家的門,又交代了古建國,說是讓他到了疆城,可以試著看能不能跟當地的紡織廠什麽的建立些關系類似的,或者是看能不能弄回來一批棉花什麽的,畢竟大家都知道那邊產的棉花質量上乘。

領導給古建國開出的條件就是,讓他拿著紡織廠的介紹信和各種的辦事證明,去那邊盡量的探探路子,若是他真的能給廠裏帶來什麽好處了,那他這次的請假,廠裏就給他算作是出公差,不用扣工資不說,一切路上的開銷還給免費報銷。

古建國知道領導這是在向他,或者說是他背後有車接送的老爹老媽示好呢。

不過嘛,好處既然都送到手裏了,古建國也不是那死腦筋的人。能有不打破他從不請假的輝煌戰績的機會,他哪有不接受的道理啊。

古建國很是痛快的答應了領導的條件,表示自己一定會辦成點兒什麽事兒回來的。然後他就拿著滿手的“出行通行證”,送走了特意來他家給他送證明囑及咐公事的領導,背起他跟爹媽三個人的包袱,帶著他們坐上了市裏專門派來送他們的小汽車,前往火車站,踏上了這次的疆城之行了。

古老爺子和畢老太太現在基本上已經把村子裏的原先屬於他們工作完全脫手了。

尤其是畢老太太,這些年她帶出的幾個徒弟也有成才能拿得下活兒的。

於是,在她跟公社和隊上打了報告後,就把隊裏衛生所的一攤子事兒給交接了出去,自己也就是在他們忙不過來或是有什麽處理不好的事兒的時候給搭把手。平時興致來了也會去掃盲班或是村小學給幫著帶帶課啥的。

她也不要村裏的工分,純屬打發時間發光發熱,因此,隊裏的人倒也沒有有意見的。

老太太和老爺子兩人現在無事一身輕,無聊了就在隊上找找活兒打發打發時間,培養培養後輩。要麽就拎上家裏的雞蛋和自留地裏種的蔬菜瓜果什麽的進城,挨個兒的去幾個兒女家裏四處串串門兒,給他們送些新鮮的瓜菜,再一起嘮嘮嗑啥的。

然後等到晚上了,老兩口就回老三兒子的家裏住住,跟孫女兒親香親香,給兒女們做做飯啥的。

等到城裏住得膩歪了,人老兩口打個招呼就又利索地回村了。算起來兩人也算是過得悠閑自在,相當的自得其樂了。

這麽完美的養老生活中,他們唯一的牽掛就是大兒子一家了。所以,在這次聽三兒子說了要帶他們老兩口子去疆城看大兒子的時候,倆人哪還有什麽不答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