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蒙省消息(三合一)(第3/6頁)

“就知道妍妍你不會讓我們失望,拍的照片就是好”。或者是——

“妍妍你這技術絕對比海市我家那片兒的照相館的老師傅都要強,我自己都沒這照片兒上拍出來的這樣好看呢。”

“妍妍你啊就是人美心善,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有那發現美的眼睛,才能拍出這麽好看的照片兒呢”……

被贊美淹沒了的古明妍都有點兒飄飄然了,這些城裏來的小青年們就是嘴甜,這一通話說下來,誰聽著不高興啊。

可是古明妍自己靜下來仔細想想後,又覺得這幫人也是壞,聽聽這話說的,也不知道是真誇她技術好呢,還是變相誇他們自己長的好看呢,哈哈哈。

跟這些知青們一番接觸下來,古明妍覺得這裏大多數的人都還是挺不錯的,性格也挺好的,算是可以交往的那一類。

知青們也是很喜歡這個小妹妹的,幫他們拍了這麽多好看的照片不說,他們說起什麽她也都能接得上,能看出是個聰明學習好的孩子,這樣的小妹妹大家都是喜歡的呢。

從這之後,古明妍跟村裏的知青們算是有了點兒姐/兄妹之情的意思了,之後回村小住的時候,她也會偶爾去知青點兒玩兒玩兒,幫著這些哥哥姐姐們帶點兒城裏的吃食啥的,彼此之間相處的很是融洽。

當然了,古明妍跟知青們建立的這一段良好的友誼關系,最後倒是便宜了某人。只不過這會兒這人他還沒出現,古明妍也不會知道就是了。

時間就在古明妍忙碌著給大家拍照中靜靜的劃過,轉眼就到了1970年的冬天。

在這個冬天到來不久後,古建國就收到了他在蒙省當兵的曾經的戰友的來信,說是之前古建國托他幫著打聽的關於周曉軍的消息,終於有了眉目了。

當初周曉軍被他的前妻孫芳刻意針對,動用了跟她勾搭在一起的委員會二把手孫紅進的關系,把周曉軍下放到了蒙省。

當時離開京都的時候,他是以知青的名義走的,只知道是去蒙省下面的一個生產隊,具體安排在哪兒了誰都不得而知。

估計也是孫芳給那邊打了招呼了,要把她的這位前夫給安排在最艱苦的地方,而她估摸著也不知道哪裏合適,就任人家蒙省那邊給自行分派了。

蒙省那麽大,而且還因著有大量少數民族聚居,情況比較復雜,一時半會兒的,就是古建國寧榮臻他們有心打探吧,在沒有足夠多的信息的情況下,還真是沒辦法找到什麽線索的。

直到這麽長時間過去了,這位在蒙省當兵的古建國的戰友,才打聽到了一些消息給古建國傳了回來。

因為周曉軍本人到底因為跟周老他們斷絕了關系了,他本人在政治身份上只要沒人刻意提醒追究,是不太有大的問題的,所以古建國也就比較放心的找了人幫著打聽了。

據這位姓張的戰友說,周曉軍的確是被安排在了蒙省一個特別偏遠,條件特別艱苦的旗下的生產隊做知青。

這次能叫他給遇上,還是那個生產隊最近起了狼災,不知打哪兒來了一大群狼,禍害了好些羊群不說,還傷了好些隊員。

生產隊上自己沒辦法了,就向部隊求援了。

現在已經是張副團長的這位戰友,就是帶著手底下的兵去這個生產的幫著打狼去的。

這去幫了半個來月的忙,跟生產隊上的人慢慢的就熟了。這才知道了那個胡子拉碴,衣衫襤褸的,看著得有四五十歲樣子的不怎麽說話的漢子,就是打京都來的那位知青。

也是孫芳有本事啊,為了給這個前夫支得遠遠的,愣是把一個三十多了的中年男性說成是知青給安排了過來。張副團長是沒想到古建國托他給找的,竟會是這樣的一個人。

因著張副團長也不太知道這裏面具體的事情,就只各方打探了一下周曉軍的各方面情況。在確定了這個人就是古建國要找的人後,他也沒有主動跟周曉軍說有人在找他,就直接給了古建國這邊生產隊的地址和周曉軍現狀的消息。

看到信裏戰友說到周天宇的爸爸在那邊意志消沉的樣子,加上那裏條件著實算不上好,而且遠離曾經熟悉的環境,身邊也沒有個親戚朋友的,甚至語言上都跟當地人有很大的隔閡,不用細想就能知道他過得是什麽樣的日子,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應該都受了不少的苦的。

古建國也沒瞞著這個事兒,等周曉淳回家的時候,他就連帶著信件還有事情的前因後果都告訴了她和周天宇。

二人知道後也不知道是個什麽樣沉重的心情。想著當初那樣意氣風發,對生活和藝術充滿了熱愛和激情的一個大才子,如今過成這樣,作為至親,心中的酸楚可想而知了。

寧榮臻在一旁也很是為他的這位大舅哥感到惋惜,就因為遇上了那樣一個女人,就因為這個特殊的時代,一個這樣有才情的人就這麽隕落了。叫他這個在一旁看著的人,都不禁唏噓感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