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拍全家福(三合一)(第3/6頁)

那些真正比較值錢的寶貝,早在能被放到市面上處理之前,就被有門路的人以各種方式化為己有了,哪還能輕易的在市面上見到啊。

古建國自己有囤貨的意識,但世間也從不缺少跟他有同樣想法的聰明人,甚至其中可能有很多還有比他更為便利的條件。

想來,這好東西不光是能在回收站裏淘到一二,那些被查抄封存起來還沒被處理的才算是大頭,最好的精品都應該在那裏面才是。

古建國抓住了這個線頭,那就是不會輕易就放手的。

什麽傳世的國寶級的古董寶貝他不敢想,那些東西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的紡織廠副廠長能夠覬覦的,那都是非有極強的門路和深厚的背景的人不可得的。

可是他既有了這樣的想法,又有認識的朋友有一二門路的,他就不會放棄的想要嘗試一下。

想著不說能有什麽古董珠寶了,就是能低價的收一些書籍字畫兒,或是像收音機、電風扇這樣的工業品來也是好的。那些大家族裏用的東西,其品質肯定是不錯的。

有了想法之後,古建國就開始打聽了。

還是使出了他高情商擅與人交往的看家本領,一番交際打探下來,古建國也算是看明白了這裏面的確是有些門道的。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利用職務之便,這些人先挑好自己看中的東西,然後找個相似的,或是李代桃僵或是偷梁換柱的,想辦法把東西給替換下來,自己得那個好的,把替代品給放回庫裏待處理。

這些還屬於在內部比較大的範圍內的普遍做法,更加有背景有底氣點兒的,甚至有直接修改記錄,什麽都不用替換,便直接把東西拿走的都有。

不過這些事情在這會兒的不懂情況的人看來無法想象,但其實在能跟這些口子沾上邊兒的圈子裏面,倒也算不上是個多值得驚訝的事兒。

不管在哪個年代吧,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都是十分自然的道理。雖然這事兒還是不可說吧,但也都是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古建國也不知道自己知道這些之後是個什麽心情。

說是覺得失望吧,又覺得比起直接把這些東西給毀了,反而是叫人,別管是誰吧,給收走保護起來了也挺好的。能動那腦子承擔這個風險也要把東西給弄到自己手上的,至少是了解這其中的價值,不會輕易的給毀壞東西的人吧。

別管這些人是僅為著貪財還是有想要保護文物的心,別管以後人家用這東西做什麽,給子孫留作家底兒也好還是上交國家,只要不是流到了國外,不是被這麽白白的給毀了就挺好的。

再說了,古建國想,自己跟女兒也在收這些東西,為的除了是盡量多點兒保護少點兒損壞之外,不是也是想著以後這些東西可能會值大錢嘛。

這樣一想,好似他也沒什麽資格就覺得自己的做法就比人家高尚多少。說來不過都是在自己有資本有門路的情況下,想著要更多罷了。不過這都是人之本性而已,說來也都是無可厚非的。

當然了,這些都是在那些正常流程範圍內的一些便利,至於那種單就是惦記上了人家家裏的財產,就進行汙蔑挖坑,最後霸占人家財產的可不一樣。

古建國知道那個圈子裏也是有這樣的存在的,只不過他是半點兒都不會與這些人沾邊兒就是了。他自己交的朋友自然也不是這其中的人,這種大原則上他還是把握的很牢的。

古建國想通了也把自己勸好了之後,也就不再糾結了。他現在想的就是如何能讓自己也插進去一腳,好能收些子好東西回來。想著自家閨女兒要是知道了自己有個這樣的門路,一定也會高興的。

古建國那陣子都在忙著這些事兒,由著有門路的朋友牽線搭橋的,反正目的就是自己能掏錢,只要能真的收到好東西就成。

這事情說來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辦成的,彼此之間搭上了線,還需要有一個相互熟悉了解和信任的過程。

好在古建國自己也不是什麽沒名沒姓的人,大家也都知道他有本事,時不時的也會給行點方便給對方,然後彼此的關系就這麽慢慢試探著往前進著。

在古建國還沒能在安城的查抄資產裏面嘗到什麽甜頭的時候,去東北出差的他卻先在那邊收獲了不少東西。

因著升職後的職責增添了銷售這一方面的緣故,古建國那陣子經常跑到東北去聯系一些這方面的工作。

他這出差在外的,除了正常的公事之外,去當地的回收站看看,幫著自家閨女兒拍拍這外地的風景和城市樣貌這些,都已經成為他出差在外的必備行程了。

因著這次廠裏的公事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敲定的,古建國前前後後的來回去了好幾次。

在經過前一兩次差不多摸清楚情況了之後,古建國就跟單位的後勤聯系,準備開著廠裏的大卡車去,想著順帶的去那邊采購一些特產,回來給單位職工發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