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過年準備(第3/3頁)

城裏買豬肉靠供應,得提前得了消息連夜的排隊去買。農村人家吃肉一年也就大年下這麽一回。村裏養著任務豬,交了公家的那份後能留下個一兩頭的給各個生產隊,等到過年的時候,殺了按照工分給各家分肉。

殺年豬、殺豬飯,這一年代文種田文裏必不可少的重要情節就在古明妍的身邊真實的上演著。可惜她奶考慮到她太小,不好看那血腥的場面,就沒帶她去瞧熱鬧。加上她現在也吃不了肉,她也就剛長出了兩顆小乳牙,勉強吃點雞蛋羹到頭了,就更別說殺豬飯了。所以,到了村裏殺豬那天,古老爺子和陳紅春都去幫忙了,自家大堂哥也跟著他的一群玩伴兒(據說是叫鐵柱、土墩兒什麽的……)瘋跑著去看熱鬧了,家裏只剩下她跟畢老太太大眼兒瞪小眼兒。

老太太為了照顧她也不能去吃殺豬飯了,只讓大伯母陳紅春給她帶回她的那一份來家裏吃。

農村年下殺豬一向是傳統,有句話是“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這句話體現了農民對於殺豬的期待,標志著做好了迎接新年的準備。有句老話說得好“百菜白菜鮮,諸肉豬肉香”,殺年豬用的豬是村民們養了一年的豬,肉質是後世超市裏賣的普通豬肉比不上的。

殺豬是不會浪費掉豬的每一個可用部分的,豬血、豬腸、豬的內臟都是不會浪費的,得用來制作殺豬宴。把豬下水和一些邊邊角角的東西跟蔬菜土豆什麽的一鍋亂燉,加上調料入味兒,在這年頭就是頂好的殺豬飯了。

殺了年豬後主要要進行分肉,各家各戶依照公分領屬於自家的那部分。這年頭家家缺少油水,都想要肥肉多的部分,那這就要看這家人跟分肉的人的關系好壞了。

像是古家這樣的人家,在村裏地位高,又跟大隊長家是親家。故而雖然家裏只能靠老兩口和大兒媳陳紅春的工分,能分到的肉不多,但都是油水較足的部位。

只是只這些肉過年是不夠的,所以每年老太太都會讓兒女們盡力的去淘換。這時候也不計較他們是不是從黑市上弄回來的了,反正只要東西好,能給大家過個好年的就行。

年下計劃要吃的肉之外,畢老太太還會分出一部分肉給做成臘腸臘肉,這些有的是要給在部隊的大兒子古建黨寄去的,一部分是要給些重要的老領導老戰友走禮用的,再有就是給平時饞肉的時候或是每月聚會上給家人添菜的時候備著的了。

在置辦完年貨,打掃完衛生,分完豬肉後,就到了過年最後準備吃食的工作環節了。

習俗講究:“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按著這裏的習俗,到了年二十九,老太太就開始帶著大兒媳婦蒸饅頭,炸丸子、麻葉什麽的了。由於沒有足夠的油,炸貨也不能多做,只保證能給大家能解解饞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