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去處(第2/3頁)

老爺子這話一出口,古建國和寧榮薇就都陷入了思考。

寧榮薇最開始是不願意的。她是孩子的母親,孩子還在母乳期,這時候的她簡直就是母愛的泛濫時期。加上孩子一直十分乖順,她就沒考慮過太多之後的問題。這猛地一提起她自是感到舍不得的。但是把公婆說的話想一想,又覺得是真的有這個必要的。被老太太提起明國的事兒,跟古建國孩子好了就當沒事兒的心不一樣,作為母親,還是因為自己,孩子才在醫院生病的,這事兒本身對她來說就是個包袱,只要一想到同樣的事兒有可能還會發生在懷裏的這個小團子身上,即使只是假設她的心都糾著疼。

這個時候寧榮薇都不禁開始埋怨自己和丈夫之前沒考慮安排好,導致這會兒也再想不出什麽別的好辦法了。她甚至一度都想著要不幹脆就不要工作了,一心在家帶孩子好了,反正這年頭大部分人家裏都是男人家一個人養家的,她丈夫掙得也不少,養一大家子應該不成問題的。

畢老太太看著兒媳婦的臉色,心裏哪能不明白她的糾結,開口道:“其實要是可以,我也不想把明妍小小的就跟你們分開,這麽小的孩子還得吃/奶呢不是,真的放到村裏了,咱們大人還得想辦法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的。但你們兩口子的工作更是重要,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家裏這麽多張嘴要吃飯,真放下工作了,不說對不對的起你們之前那麽些年裏學的本事,就是經濟上,以後孩子大了開銷大了,要結婚成家的時候,單靠一個人也不一定夠啊。”

老太太說這話也是看出了兒媳婦想要放棄工作的心思,趕緊開口制止的意思了。

這年頭有個工作多不容易啊,因為孩子就放棄,這也太可惜了。而且她也不想以後小孫女兒因為這事兒受到埋怨。畢竟以後的事兒誰說的準呢,就算兒媳婦始終心甘情願,也不能保證那些外人就不會說些酸話,這對女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她要早早的就掐滅這種可能性。

從這兒就可以看出畢芳春畢老太太的眼界想法就不是普通婦人能比的。這年頭別家婆婆少有在子孫和兒媳婦的工作之間選擇後者的,而且她還考慮到了小孫女兒以後可能會被人非議,也算是為著古明妍考慮良多,用了十足十的真心了的。

寧榮薇聽著婆婆這話也是一下子清醒了過來。是啊,自己這工作也是多年學有所成來之不易的,孩子需要時時看顧的時候也就是這麽幾年,咬咬牙也就過來了,為了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條件,她也不能輕易的就放下工作的。

老太太看她反應了過來就松了一口氣,接著道:“我也想過幹脆我進城給你們帶幾年孩子,可是你們也知道情況,這村裏還有一攤子事兒呢。再說,這對你們其他幾個哥哥姐妹的也不公平,難免他們會對妍妍有看法。“

其實按道理說起來,老兩口的提議自是有其考量的。

畢老太太雖然跟老伴兒都退休了,但都不是那沒文化沒能力沒工作只能靠兒子們贍養的老人。他們老兩口在村子裏雖是養老,但都有不少的事情要做的。

老太太更是村裏的編外大夫,村裏人有個頭疼腦熱的都相信她,特別願意來她這兒找她幫著給看看。雖然不很專業,但跟著部隊上學的,她對一些跌打腫痛腰酸背痛的外傷還是能給開點兒草藥幫著治治的。

另外,她年紀在這兒,又生養過好幾個孩子,跟著部隊的醫生也學了些生理上的知識,加上時不時的還能跟三兒媳婦和親家母溝通請教,村上一些大姑娘小媳婦兒的一些女人的毛病,找別人或是上醫院都不方便的,她也能幫著給調理調理。所以真說起來村子裏還真是離不開她。

加上她還是掃盲班的老師,雖說掃盲班不是正規學校,一定要按時按點兒的上課,大多都在農閑的晚上教上一陣子罷了。常用字基本就那麽多,這也不是個長期的活兒,但也不能就撂下了讓大兒媳給頂上吧。不說陳紅春本就家裏家外一堆事兒,自家還有個孩子要看顧,就是隊上也不能同意一個人教兩份工不是。

基於以上種種,讓畢老太太放下古家村的一切,到城裏照顧古明妍是不太可能的。就算這些事兒在老太太心裏現在都比不上自家小孫女兒重要,但她還要考慮到其他幾個兒女的心情的。

女兒們就不說了,基本都是婆家給幫著帶孩子。這年頭這是常態,她就是想插手人家也沒給她這個機會的。

剩下的兒子們,老大家和老二家都只生了一個,當初她幫著給做完月子就基本都放手了。

長孫古明天本就跟著陳紅春在村子裏,陳紅春平時課也不是很多,她幫著多分擔分擔家務,大兒媳自己帶個孩子還是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