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第2/3頁)

在他們的認知裏,誰家媳婦生孩子,婆婆能給請個接生婆都不錯了,很多都是家裏的婆婆、娘家媽和嫂子什麽的幫著接生的。

對於沒有醫療保障的農村人來說,上醫院就意味著花很多的錢,有點兒病都是吃點好的在床上多躺躺休息休息,忍忍就過了,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上醫院花冤枉錢的。

因此,當古明妍被自家老媽抱著來到生平第一次踏足的古家村時,感受到村民們打量自己的眼光就像是在看什麽金貴東西似的。她還納悶了,難道這個時代農村不是重男輕女的嗎,怎麽大家都是這麽個眼神兒。

殊不知這裏在場的大多數人的確沒怎麽在意她一個小丫頭片子,只是看著她嶄新的細棉紅布包被,白白嫩嫩一看就養的很好地樣子,再想起這孩子出生就在大醫院花了在他們看來很大的一筆錢,那可不就跟打量什麽金貴玩意兒似的看她嘛。

大家都是想瞧瞧這在城裏大醫院由大夫給接生出來的孩子,和他們在田間炕頭請個接生婆給接生出來的到底有何不同呢。

看著這小姑娘在老古家的受寵和被重視的程度,還真是應驗了他們當初看見畢老太太進城照顧三兒媳婦的時候產生的想法,這老古家果然是把這姑娘捧上了天。這年頭給個女娃娃辦滿月的可不多見,人家這娃娃托生到這家裏,打生出來就比這村裏大多數人條件好啊。

古家要給新出生的小孫女兒辦滿月酒,其實跟古明妍本人是沒什麽關系的。她一個剛滿月的小孩兒也不能指望她出來招待賓客什麽的不是,頂多就是被當個吉祥物,被寧榮薇抱著供人參觀罷了。

畢老太太帶著大兒媳準備了三桌席面,就擺在自家前院。因為大多數人第二天還要上班,半下午的就要趕回城,因此就在中午請客了。來的主要是自家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們,各家都帶著孩子們一塊兒來了。另外還有老古家的親家們,村裏的書記、隊長、會計、婦女主任等,再有就是住的近便與自家親近的人家來。白敬齡和寧榮臻周曉淳夫妻帶著他們的兩個兒子,在古建國一家之後不久也就到了,今天他們作為古明妍的外家人自是要出席的。

場面還是相當熱鬧的,村裏相熟的婦女早早的就來幫忙了。

這年頭就是請客也不可能像後世大魚大肉的上,人們還有吃膩了的可能。這時候一桌能有一個帶點兒葷腥的菜,就算是上等的好席面了。

古家的席面在中午下工鈴兒響後不久就開始了。

早幾天古老爺子就托原來一起當過兵的他在東北的戰友給淘換來了一些野味和山珍,再加上點豆腐什麽的擱大鐵鍋上一塊兒燉著,香味能傳出好遠去。

另外就是當季的蔬菜,黃瓜、茄子什麽的做成涼拌菜,一桌再上一盆西紅柿雞蛋湯,主食就是二合面的饅頭。酒就是從隔壁村子會釀酒的人家用些錢票換的高粱酒。只這些東西擺在一起,一桌兒看著也是有模有樣了,令來參加的客人們都滿意的不行。

主桌上古老爺子和畢老太太坐主位,招待的都是兒女們的親家和村裏的幹部。古建國在另外一桌招待平輩兒的親戚和一些村裏親近的人家。主人公古明妍在經歷了被圍觀的待遇後,便被自家老媽喂了奶給哄睡著了。寧榮薇將她安排到了老宅裏給古建國一家留的房間裏,然後也出去幫忙招呼客人去了。

席面只有三桌,但來的人卻是更多的。好些個來幫忙的婦女和小孩子們都是在給主桌上完菜後,在後廚吃的飯。

說是孩子們,但其實基本上都是男孩兒,包括古明妍舅舅家的兩個表哥在內今兒個都來了,這一輩兒的男丁基本上都給湊齊了。

孩子們被自家娘親們拉著填飽了肚子之後,就開始滿宅子的放風。都是學齡前兒童,也很少見到這麽多人的場面,小孩子們都是人來瘋,吵吵鬧鬧的顯得家裏這酒席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古家大兒媳陳紅春被孩子們吵得頭疼,就讓年齡最大的自家兒子古明天帶著臭小子們去後院玩兒,省的在席間跑來跑去的再把碗碟給打碎了。這裏好些都是跟鄰居家借用的,結束後還得洗幹凈還回去呢。

古明天作為老古家明字輩的長孫,在孩子堆裏還是有點領導力的。被親媽吩咐之後,就帶著自家兄弟連同古明妍舅家的大表哥,小豆丁們就朝著後院奔去。

這幫孩子是邊走邊鬧騰的,就聽今年6歲的寧致遠叨咕著自己還沒見過小嬰兒,想看看小妹妹長啥樣。

他這一叨咕,瞬間就轉移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來,這下都紛紛鬧著要去看小妹妹。最年長的古明天也不過是個7歲的小兒,這下面的弟弟們一鬧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接著就不知怎麽的,也不知下面誰知道去古建國房間的路,還剛聽了一耳朵妹妹這會兒正在那睡覺的事兒,幾個臭小子就進了門,扒著圍在床邊防著嬰兒滾落的被子,排排站好開始觀察這小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