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3/4頁)

“曉年有空嗎?可以幫我聯系一下林主任。”林主任是顧曉年父親那邊的親戚,也是個醫院的副院長,之前顧念西身體出問題的時候,林主任還出面幫忙聯系了些朋友,顧曉年記得林叔叔是外科醫生,堂哥突然找林主任,是出什麽事情了嗎?

顧曉年嚇一跳,忙問了兩句,別圖圖姐還在這邊學保養知識,堂哥先生病了。

“沒出事。”顧念西解釋了一下,不是他出事了,讓曉年先別擔心,他就是想去了解一下產科知識,或是婦科也可以。

說到這個,顧念西有點不太好意思。

除了醫護工作者,普通男性,或者是大部分的男性,這輩子估計都不太會接觸婦科、產科知識,對什麽女性健康和生孩子的問題完全不在意,有不少都是‘不就是生個孩子嗎?別人能生就你矯情’、‘我媽當年就是這麽過來的,你就是作’,小部分的才會去心疼,但終歸是很難做到感同身受。

顧念西也不認為,他可以完全的感受女性在婚後的困惑、迷茫和選擇的復雜,但是,他想盡可能多了解一些。

之前他和唐知宜都暫時擱淺了生孩子的話題,現在兩個人結婚了,自然而然又遇到了這個話題。

就生孩子這件事情,顧念西估計只能參與前期工作,中期懷孕和後期生產,都是沒法代替唐知宜的,所以,在此之前,他需要知道生孩子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沒有什麽,再比醫院的產科、婦科更容易了解這些的,生孩子不是什麽稀奇事,只看想不想去了解罷了。

國內相關的報道或知識並不全,顧念西翻墻看又覺得信息有點脫節,所以他想就近找個醫院,了解一下基本情況。

不是簡單的婚前知識普及,也不是走流程的生育健康手冊,顧念西就想知道,女性要參與生育這件事情,到底需要做什麽。

在保護病人隱私的前提下,請暫時把他當成一個備孕女性就好。

顧曉年:“……”

這是什麽神仙堂哥,這是什麽神仙愛情,她現在要提高堂哥的待遇了,以後她要找個圖圖姐或堂哥這樣標準的對象。

有顧曉年這層關系,顧念西也成功被林主任引薦給了潘醫生,已經五十歲的潘醫生是從事婦產科、婦幼保健多年的主任醫師,笑起來像個和藹的阿姨,知道顧念西的情況之後,也沒有驚訝或是覺得奇怪,還特別鼓勵的點點頭,“這個想法很好,要是每個新婚丈夫都能做到這一點,那真是太好了。”

雖然聽起來有點怪,可是,婦產科裏發生的事情是真實的,並不是誰虛構的,生孩子絕不是電視裏演的那樣,一頭汗的孕婦肚子痛之後,醫護人員讓她用力用力,然後鏡頭一轉,看藍天看白雲看綠樹,最後一聲嬰兒的啼哭,再加上孕婦蒼白但幸福的微笑。

笑個鬼啊,潘醫生從醫這麽多年,只見過極少數生孩子和生叉燒一樣順利的孕婦,大部分的孕婦都是在產床上恨不得宰掉老公,痛的不想生了,或是求醫生給她個痛快,該來一刀就來一刀,求麻藥,當然,也有很多孕婦沒有撐過這一關,去世了。

潘醫生的態度依然是很溫和的,但是,說的一些數據倒是讓顧念西難以置信,“前兩天不是還有報道嘛,這個數據還可以,孕產婦的死亡率大概是五千四百人裏一個,嬰兒的死亡率大概在一百個裏六個,比前些年好多了。”

不關注這些的人,可能並不知道,在所謂醫療技術已經發展很多的今天,孕產婦的死亡率依舊是個大問題,這還是沒有什麽數據,去統計一下產後抑郁症自殺的人數呢!

生孩子,一直都是鬼門關,哪有輕輕松松的。

潘醫生很欣賞顧念西的這份主動,也不嚇唬他,但也沒有避重就輕,還和他聊了一下生育損傷。

她是有女兒的,身邊也帶過很多學生,最煩“哎呀,你生了孩子這病就好了”、“只要坐月子坐的好,什麽都能解決,還可以皮膚變好長高。”這種的說法,好像生個孩子就是又一次寶貴的青春期,能容光煥發根除舊疾一樣,國人為什麽要坐月子,本來就是很多亞洲女性的盆骨結構根本不適合順產,硬生之後,身體宛如重新拆裝了一遍,坐月子分明就是個休養時期,哪裏能拿個別體質特殊的人來以偏概全,營造出一副生孩子包治百病的假象。

潘醫生喜歡新生命,但是,也看不得年輕的女性在產床上殞命,都是生命,從沒有新生命要高貴於母體的道理,偏偏類似的事情,在產科發生的最多。

所以,看到顧念西這樣的年輕人,潘醫生真的挺欣慰的,“不了解妊娠紋、盆底肌松弛、側切、剖宮和子宮脫垂這種概念,你可能永遠不知道什麽叫做拼條命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