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2/3頁)

宣太後微笑道:“我這輩子都替別人活了,前半輩子順著母親舅父,後半輩子顧著幼弟兒女,到了這個時候,若還要替別人說話,也太沒意思了。……我想說說我自己,說說陛下。”

皇帝含淚靜聽。

少商默默走開,安靜的退到屏風後頭,誰知看見越皇後不知何時站在那兒,眼眶發紅,想出去又不敢的樣子。

宣太後道:“小時候讀書,讀到始皇帝某日出遊,車蓋雲集,駿馬健兒,高皇帝和楚霸王見了,對那氣派艷羨不已,一個說‘大丈夫當如是’,一個說‘彼可取而代之’,唉,這是生來要爭奪天下之人啊——可我知道,陛下不是這樣的,陛下從不艷羨人家的氣派權勢。”

皇帝破涕為笑:“朕自小就被鄰人說胸無大志,只惦記著門口一畝三分田。”

宣太後微笑著搖搖頭:“陛下不是胸無大志,而是安於平凡。這世上的大能分成兩種,一種如高皇帝楚霸王這般,雄心勃勃的要改天換地,還有一種,如陛下,雖然文韜武略無人可及,卻並無心爭雄天下。”

“我在陛下身邊待了幾十年,我知道陛下心中依然是那個喜愛耕讀的磊落少年郎。若不是天下大亂,若不是陛下的兄長非要扯旗起事,我知道,陛下是願意一生閑居鄉野的,然後迎娶越妹妹,生幾個寧馨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此平淡一生。”

皇帝熱淚盈眶,緊緊握著宣太後的手:“知我者,神諳也。”

宣太後伸出枯槁般的手,輕輕撫摸皇帝的臉頰:“陛下,你沒有對不住我,你待我情深意重,我這輩子都報答不了。我不敢反抗舅父,幸虧遇上陛下這樣仁厚溫柔的英俊少年豪傑,不然就是個大腹便便兇暴卑劣之人,我怕是也嫁了。”

“陛下,遇上你,是我此生有幸。”

“神諳……朕,朕……”皇帝哭倒在宣太後膝前。

宣太後吃力的擡起皇帝,四目對視:“陛下,您這一生,對得起江山社稷,對得起功臣百姓,更對得起我,唯獨越妹妹,您辜負了她。”

皇帝掛淚而笑:“你不是說今日不說別人麽,還是忍不住了?”

“我與越妹妹壁壘分明的過了幾十年,她也算不上別人。”宣太後無奈的笑了下,擡頭正視皇帝,認真道,“陛下,於我而言,當年不論是不是陛下,舅父要我嫁,我終歸會嫁的,可越妹妹不一樣。陛下是皇帝也罷,是農人也好,飛黃騰達抑或是田園牧歌,她要嫁的,只是陛下這個人。”

屏風後,少商側頭看去,越皇後用錦帕緊緊捂著嘴,淚水滾滾而下。

“陛下為天下安寧舍棄了許多,越妹妹何嘗不是。”宣太後有些續不大上氣,“不能因為她潑辣爽直,大大咧咧,陛下就以為她不會往心裏去,不曾痛徹心扉。我知道,她暗裏流的淚,只有比我更甚。”

皇帝哽咽難言,只是用力點頭。

宣太後虛弱道:“以後的日子裏,陛下要與越妹妹好好的,就如你們還在鄉野時那般親密,就如我從不曾來過……”

越皇後再也無法忍耐,一陣風般從屏風後奔出,痛哭著撲在宣太後塌前。

宣太後撫著越皇後的頭發,柔聲道:“本來我也要去請你,你自己來了,倒省下少商再跑一趟。……陛下,叫我與越妹妹說說話罷。”

皇帝點點頭,步履不穩的走了出去。

越皇後滿臉是淚的擡起頭:“阿姊放心,只要有我在一日,保管宣氏無恙。”

“誰指望你了。”宣太後喘著笑起來,“有子端在,他穩重能幹,我放心的很。現在我要說別的。”她深吸氣,一字一句道:“阿姮,東海王十九歲那年遇刺,我從未疑心過你。”

越皇後定定看她:“我知道。當年西寧悼王夭折,我也從未疑心過你。”

兩人對視許久,同時坦然而笑。

越皇後拭淚笑道:“我知道你的為人,所以才不顧有心人攛掇,將孩兒們都交到你手上。”

宣太後道:“我也知道你從未猜疑過我,才不怕外面風言風言,敢於放手徹查宮闈,找出前朝潛伏下來的鬼祟之人。”

“神諳阿姊……”越皇後將臉貼到宣太後枯瘦的手掌中。

宣太後用另一手輕輕拍她:“我知道,我知道。若你不是你,我不是我,若你我只是尋常相識的小姊妹,那該多好……”

她們兩人,性情迥異,立場相反,卻暗自欣賞對方,數十年不曾猜忌。

說了這麽多,宣太後明顯疲乏的厲害,她歪歪靠倒在隱囊上,費力道:“少商,你在哪裏,快過來!”

越皇後發覺她目光渙散,竟有些看不見了,心中難過不已。

少商趕緊從屏風後出來,跪倒在榻前:“娘娘,我在,您吩咐吧。”

“少商,吹一曲罷,我想聽你吹笛了。讓越娘娘也聽聽,對了,讓陛下和孩兒們也都進來……”宣太後上氣不接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