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3/4頁)

太子道:“第二,張要告發之事在五年多前,就是討伐彭真的大軍開拔前……”頓了頓,他道,“確切的說,是十月最後六七日。”

聽見這日期,少商心頭一跳。

“磐罄大營以西兩三百裏,有一夥數十人左右的蟊賊作祟,常在山嶺夾道中截殺路人。當時子晟正在磐罄大營中整訓新入營的兵卒,他聽聞後主動領命剿匪。”太子繼續道,“時值十月末,子晟領了一隊人馬出營,六七日後帶了數十賊匪頭顱回營。”

“這不是,挺好的嘛。”少商不解。

太子冷冷瞪視她一眼:“誰知張要不知哪裏尋來一群老弱婦孺,說五年多前有軍隊闖入他們村莊,不分情由的一通屠戮,尤其是村中男丁,殺死後還割下其頭顱帶走。他們好不容易逃過一劫,躲藏數年才敢來告。”

少商呆了。

紀遵皺眉道:“若真是殺良冒功,村民因怕被滅口,的確不敢出來告狀。前幾日臣已派人去查訪,鼓山下土地貧瘠,七八年前有數十戶人家領了官府的‘勸耕令’,在那裏聚居,開荒種田。附近的村落都說,不知何故,五年前那些人家就都不見了,還以為是那些人家看地薄歉收,故而逃跑了。臣又照原告指點,在他們的聚居地掘開屍坑,裏頭果然都是村民打扮的屍首。更有幾名婦人,細細描述了為首那位玄甲將軍的模樣兵器,正是霍不疑的形容!”

“子晟從十五歲領兵開始,剿匪殺敵無數,怎麽可能做這種事!”太子大怒。

紀遵面無表情:“臣知道殿下對霍子晟信重,然而一事歸一事。那些屍首上的傷口正是軍中兵器留下,又有人證。到了這個地步,殿下總不能毫無緣由的一概袒護了吧!”他話是對太子說,眼睛卻看向皇帝,其意不言自明。

太子怒而不言。

“……那些前去剿匪的將兵如何說?”少商驚詫,“難道他們說是霍大人叫他們殺良冒功的?”

太子冷冷道:“當時子晟領的是新兵,為首有三名偏將,其中兩名已戰死,還有一人則是子晟的部曲。余下兵丁,要麽在這五年中戰損了,要麽在去年征蜀之後被遣散回鄉去了。要再如數召回,十分不易。”

少商目光移動,慢慢看向上首座位的皇老伯,皇帝微微頷首,彼此心裏明鏡一般。

“第三。”太子皺起眉頭,“今日這事,父皇為何召你來,孤也不知道。”

觸及太子和紀遵疑惑的目光,一旁還有皇老伯鼓勵的眼神,少商心中百轉千回,無力的垂下雙肩:“太子殿下,紀侯大人,妾不知道五年前是不是殺良冒功,也不知道是誰殺良冒功,但妾知道,這件事絕不可能是霍大人。”

太子眼睛一亮,紀遵將信將疑:“此話怎講。”

少商嘆道:“伐彭大軍開拔前是吧,十月末的最後幾日是吧——當時,霍大人正帶著妾在塗高山遊玩。”說這話,她免不了有些臉紅。

太子用力按住案幾,兩眼冒光:“孤就知道!孤就知道子晟不會……呃,那當時領兵剿匪的是誰……”高興過後,語氣轉而遲疑。

“程娘子要慎言!”紀老頭一臉肅色。

少商叫道:“紀侯不用疑心我,因為這事陛下是知道的啊!陛下您說話啊!”

紀遵和太子齊刷刷去看皇老伯。

皇帝笑道:“不錯,當年子晟從塗高山回來後就把這事告訴了朕;代他領兵剿匪的是他麾下一名部曲,朕記得……名叫李思。”

紀遵不悅:“霍不疑這是怠職!陛下怎能庇護至此!”

“誒,只是怠職嘛!罰俸就是了!”素來活閻王似的太子此刻萬分和顏悅色,“而且,倘若子晟根本沒去鼓山,那些婦人如何指認他的形容——此中必有蹊蹺!”

紀遵鼻孔中重重的噴氣,忿忿一陣後,正色道:“陛下,臣素信得過陛下為人。可這些年來,陛下為了庇護霍不疑,不但屢屢破例,還時有徇私之事,朝臣中早有許多不滿。如今這事在市井間鬧的沸沸揚揚,是以臣以為,該走的路數,還是走一遍的好。”

“揚侯說的對!”太子熱忱萬分,“讓子晟去廷尉府自辯,對了,程氏也去!”

“啊!”少商大驚,“妾去做什麽!讓李思將軍說就好了啊!”

“李思是子晟的部曲,還是霍家府兵出身,他說子晟當時不在鼓山,誰能信?!”

“可妾是他的……誒……”少商卡殼。

“你與袁氏定親了嘛,與子晟已無幹系!你去說,必能震懾流言蜚語!”

“這個……”少商遲疑。

太子冷下臉:“程氏,子晟雖與你已無幹系,你也不能見死不救!”

“也不至於要死吧……”少商訕笑。

“少商不是這種人。子端,別嚇唬她。”皇老伯神情和藹,“少商,你怎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