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4頁)

——別以為臣子不會坑皇帝,除了真正貼心貼肺為你考慮的心腹,其實整個朝廷處處都是坑。因為做了皇帝,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所有臣子都會心向自己,這是一種狂妄!

“兒臣受教了。”太子難得氣餒,“兒臣是看子晟太不容易了,當年被驅逐至漠北荒原,又傷又病的離開都城,程氏連看都沒去看他一眼。兒臣就想了,這回一定要給子晟找個噓寒問暖百依百順的女子。唉,誰知道啊……”

崔祐看太子面露困頓之色,心中不忍:“殿下,是臣的不是……”

太子擡起頭看他。

崔祐道:“臣應該多啰嗦幾句的。”他頓了頓,“以臣自己為例,憑良心說,說到噓寒問暖百依百順,臣去年納的那個妾侍勝過君華不知多少。可是啊,有些人就是賤骨頭!記得有一年酷暑,臣去霍家尋君華玩耍,她見臣滿頭大汗,稀裏糊塗的端了碗涼水給臣,結果臣鬧起肚子來,險些去了半條命。”

說起白月光的糊塗事,他微笑著連連搖頭,“唉,可是午夜夢回,臣還是常常想起君華。若君華還在,臣哪怕再多喝幾碗涼水也不怕。”

太子似懂非懂。

念及故去之人,皇帝低嘆一聲:“子端,這世上有許多種樣的人,有像阿猿這樣一輩子心裏只能放得下一人的,也有像虞侯那般妻妾成群左擁右抱的。有像你二皇兄這樣過盡千帆皆不是的,也有像吳大將軍那樣喪妻續娶後,依舊和樂融融的。你以為,子晟是哪一種呢。”

太子煩躁,悶聲道:“是子晟自己說,往事已矣,將來要重新來過的。”

“鈍兒!”皇帝笑嘆,“有時候,人嘴裏說的話,未必是他心中所想。就說這幾日朝堂上議的度田一事罷。子晟贊成,那是真的,反正他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清查莊園田地人口於他又能如何。可虞越等勛貴之臣還有幾位駙馬都極力贊成,能是真的麽?這幾家人丁眾多姻親遍地,更有許多附庸,就算當家人願意,下頭人能願意嗎,東拉西扯的幹系太多了!”

說著,他看了崔祐一眼,笑道,“還有崔侯,他說贊成度田,大半也是真的,因為他是商賈出身,愛做買賣不愛置田地。朕只要不沖進崔家清查錢箱,阿猿自是無所妨礙的。”

崔祐無奈道:“陛下扯我做什麽。當初陛下天天勸我置田地,如今看來還不如做買賣呢。田地跑不了,誰都能查到,錢箱嘛,臣愛藏哪兒就藏哪兒。”

“蠢材!田地能有出息,錢串放在家中能生什麽!”

“錢在臣手裏也能有出息啊。”

“去讀讀抑商論吧!”

“臣只是自己偶爾經手些許小買賣,又沒讓全天下人都經商。再說了,桑弘羊也是商賈出身啊,武皇帝用了他一輩子,還讓他做輔政大臣呢!”

“哦,你居然敢自比桑弘羊,看來家中金山銀山積蓄不少了,不如朕著人去查查?”

“別別別,兄長饒命,阿猿知道錯了!”

“桑弘羊精於心算,你只要上百之數就要動算籌了,也好意思自比桑弘羊?!朕看你也就是當個小商賈的料子!”皇帝嗤之以鼻。

崔侯無奈的抗辯道:“陛下自己擅長稼穡,同樣的田畝,陛下能比旁人多出三成收成,自然覺得侍弄田土是天下至美之事。臣自比桑弘羊是托大了,可馬武那廝綠林出身,還覺得自己天生是緝盜之才,太平盛世能當都尉呢!”

“那倒是,馬武不做盜賊去官府自首就很好了。”

君臣倆咧著嘴,一齊大笑。

“——父皇,崔侯!”太子忍著氣,“還是先說說子晟吧!”

那對君臣轉回頭來,崔祐搔搔頭,無話可說,皇帝微笑道:“吾兒先說。”

太子道:“以前的事暫且不論,程氏終究已和袁慎訂了親,這,這……子晟該如何是好。”當初霍不疑沒好意思搶奪樓垚的未婚妻,如今也不能搶奪袁慎的啊。

皇帝毫不心急:“順其自然就好。”

太子看了親爹半天,疑心道:“父皇,您是不是有了計策。”

“吾兒可以一猜。”皇帝微微一笑,活脫一個慈愛又貼心的長輩,“以後天下都是你的了,朕不能一直告訴你該怎麽做。”

太子深吸一口氣,好吧,不說就不說。不過親爹這麽眼睜睜看著兒子跳進坑裏,還在旁插著手笑,這可不能輕易算了。

踏出宣德殿,隨身宦官問道:“殿下,你要去何處。”

太子沉聲道:“孤要去找母後!”

——次日朝會,眾臣發現皇帝的兩只耳朵都紅了。

……

程少宮讓家將快馬奔馳,終於在去程府的路上將胞妹追回。少商騎了半天馬,發絲淩亂,額頭沁汗,她一言不發的把黃鬃馬還給胞兄,然後鉆進馬車。

“我剛才都想好了。”少商接過袁慎遞來的汗巾,“以後我們和姓霍的還是少見為妙。畢竟前事尷尬,就像三叔母也不大搭理皇甫夫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