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2/3頁)

“看來,似乎,是不大願意的。”少商難堪的承認,“……可這是為何啊?東海王殿下柔仁寡斷,妾剛好給他拿主意。等成婚後,妾既能接著照料永安宮,又能叫王太後對殿下放心。妾以為這門親事很合適啊!”

“合適什麽合適!長兄若娶了你,還不被你欺壓的連頭也擡不起來!”新太子差點噴口水,“這門親事孤不同意!”

“妾不會欺壓東海王的!妾是心地很好的人,永安宮上下都這麽說!”少商很憤慨。

“你比孫氏更不像話,到時長兄還能剩下幾根骨頭!”

“東海王每根骨頭都會好好的!”

越皇後笑的趴倒在案幾上。

“你們都給朕住嘴!”皇帝大喝一聲——他終於明白了為何自打有了程少商前妻的嗓門越來越大。

深深吸氣後,皇帝正色道:“少商,這事袁善見知道了麽?”

“知道的。”少商囁嚅,“他聽說東海王跌傷了額頭,就來問我,我照實說了。”

“他倒不生氣?善見什麽都跟朕說了。”皇帝饒有興味,“還說過幾日要去你家提親。”

“妾還沒生氣呢,他生什麽氣啊。”少商在心裏翻了個白眼。“當年妾打算悄沒聲息的在永安宮過幾年,待風平浪靜再做打算。誰知袁善見敲鑼打鼓的一通鬧騰,滿都城都知道他要退婚。他雖沒明著說出我,可他一天四趟的往我家跑,蔡家難道會不知道?!害的家父家母這幾年看見姓蔡的就要繞著走。唉,可憐他們一生與人為善,卻因為我差點與名門蔡氏結仇——這種情形下,我要是敢嫁他,就是明火執仗的搶了蔡家的婚事!”

總不能她自己快快活活的嫁進高門,讓娘家結個大仇家吧。

皇帝笑道:“朕也曾責怪善見一天到晚往永安宮跑,然而善見說,是怕你不等他了結前事,就又要嫁別人了。”

少商辯解道:“如今袁公子是與蔡家盡釋前嫌了,可一個多月前他們還勢同水火呢,妾,妾自然要另尋出路……”

“看來袁善見倒沒憂慮錯。”新太子見縫插針的嘲諷。

越皇後繼續趴在案幾上悶笑。

“妾真覺得這門親事挺好的。”少商猶自掙紮,“東海王殿下也太傷人了!”

皇帝莞爾一笑:“少商啊,朕來告訴你。子昆頭一個喜歡的是深明大義委曲求全的曲泠君,後一個是孫氏,你以為自己和她們哪個像了?”

“曲夫人也就罷了,妾比孫氏還是強一點的罷……”少商嘟囔。

“你錯了!”皇帝道,“十年間,孫氏的所作所為哪能一點不露,子昆能容忍她十年,會沒有一點情分在裏頭?”

少商第一次聽到這種言論,張大了嘴:“不會吧,孫氏她人品……”她說不下去了。

皇帝道:“不錯。在世人看來,孫氏人品低劣,淺薄無知,可難保子昆對她沒有憐惜之情啊。”

少商驚訝的久久無語,但細想想,仿佛也有道理。

“好了,言歸正傳……阿姮你別笑了,朕要說正事了!”皇帝不滿的瞪了後面一眼,“少商,有件事得讓你知道,子晟在邊塞立下大功了……”

他有些難以措辭,新太子立刻接上:“這幾年中,子晟在西北滅盜匪,拓商路,招降塞邊數族,平定羈縻之亂,轉戰千裏,不但為朝廷省下許多糧草兵馬,更在上個月收復蜀地之戰中從隴西出奇兵,輔佐諸將合圍僭王,可謂功勛卓著!”

少商低頭聽著,一言不發。

“你若真的應了袁家的親事,朕就立即將此事傳至西北。”皇帝道,“子晟這些年累進軍功,早就抵過前罪,朕必然要大大的封賞他。而且他年紀也不小了,霍家只剩他一人……屆時,朕會嚴令子晟擇婦成婚,開枝散葉。你可想清楚了!”

少商擡起頭,微笑道:“原來蜀地已平,這消息還沒傳開呢,妾先恭賀陛下天下一統。”

她恭敬的磕了個頭,再道,“霍大人是天上的雄鷹,只要掙脫了舊日恩怨,必能展翅高飛,將來位極人臣,子孫繁茂,也不在話下。也不知霍大人的婚儀在哪裏辦,若是在都城,說不得妾還會攜郎婿一同赴宴呢。”

皇帝正正的看著女孩:“你真想清楚了?”

“陛下,妾五年前就想清楚了。”少商再度叩首。

“行,你這就退下吧。你這些年服侍淮安王太後十分用心,後日你父親的壽宴,朕會賜下美酒與金帛。”皇帝發話。

少商恭身道謝,隨後垂首告退。

越皇後總算止住了笑,望著女孩離去的門檻:“以前宣太後總說她看著狡黠涼薄,實則一片赤子之心,當時我還不明所以,如今才懂了。”

新太子贊同道:“母後說的是,自長兄辭去儲位後,朝臣世族頗有忌憚,兒臣本想為長兄再說一門好親事,誰知都在那推拖支吾,真正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