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3頁)

“你這孽障!”皇帝氣的渾身發抖,刷的抽出一段劍刃。

霍不疑強撐著傷痛的身體,用力推了三皇子一把:“小杖受,大杖走,殿下還不快走!”

三皇子說痛快了這才醒過神來,看見親爹被自己氣的不行,趕緊撩起衣袍悶頭跑出內殿,一溜煙不見了。

皇帝也沒喊人捉拿,只是恨恨的丟下寶劍,然後瞪視養子:“你們倆做的好事!……還不快坐下,去那裏靠著!”

霍不疑笑笑,按著身上的傷處,慢慢坐下靠在扶手上。

皇帝用力平復呼吸,轉頭道:“你也和子端一樣,覺得太子非廢不可?”

霍不疑低頭不語。

皇帝心疼養子十幾年來的坎坷傷痛,舍不得打罵,只能苦口婆心道:“你傻了麽,太子老實仁厚,又信重於你,等他繼位,你這輩子就不用愁了!換做老三,哼哼,哪天你倆吵架了,他一發脾氣,將你貶到深山老林,朕看你哪兒哭去!太子登基,對其余的皇子公主都好,對皇後越妃也好!”

霍不疑忽道:“為何是對皇子公主好,對皇後越妃好?為何不是對天下百姓好,對江山社稷好!”

皇帝一窒,罵道:“你也來氣朕?!”

“臣不敢。”霍不疑神色黯然,“臣與三殿下來往十幾年,可是動了易儲念頭,不過四五年。從那時起,臣就知道,自己將來難逃不忠不義忘恩負主之名。可是,陛下……”

他緩緩擡頭,凝視養父,“臣在太子身邊才短短數年,就能總領東宮所有能轄制的軍隊官吏稅收密報,一應令符印信俱在臣手。等將來太子登基,臣立刻就能專國秉政,大權獨攬!陛下,您願意看到這樣麽?”

皇帝手下哢啦一聲,穩固牢靠的漆木扶手竟被他捏裂了一道縫。他沉著臉道:“那你又為何不專國秉政,大權獨攬?”

霍不疑道:“臣年幼時,曾聽阿父對阿母說,當年群雄並起逐鹿天下,他比陛下年長,比陛下家財豐盈,至於名望才幹也不見得比陛下差了,可他還是願意輔佐陛下。因為他在陛下身上看到一種光彩,像無邊無際的土地一樣沉靜踏實,像奔騰不息的河流一樣洶湧壯闊,強而不欺,柔能克剛——阿父認定您就是能安定天下善待百姓的真命天子。”

皇帝今夜第一次露出笑意,板著面孔道:“你那會兒才幾歲,怎麽記得這麽清楚,不是瞎編的吧。”

霍不疑微笑道:“臣自小記性就好。”

皇帝一點頭:“這點像你阿母。記得他們成婚後,你父親時常誇耀新婦博學善記。”

霍不疑心口一通,淚光瑩然,依舊笑道:“阿母記性的確好,兄姊們不論多久前犯的過錯,她隨口就能說的清清楚楚。”

皇帝知道觸及養子痛處了,只能調開話頭:“那你也不能私自調兵啊,如今這個門檻怎麽過,你可有想過!”

霍不疑道:“臣是沒有辦法了,這事已不止一人對陛下說過。虞侯曾在酒席上暗示陛下,陛下裝作沒聽懂;吳大將軍嚷過太子不懂軍事,再去軍營也無用,陛下就讓臣去東宮幫忙;還有嚴神仙,那年太子大婚他就說過太子不適為儲……陛下連嚴神仙的話都不聽,臣還有什麽辦法,非得讓陛下親眼看看東宮大權旁落的結果!既便不是臣,只要功於心計善於鉆營,謀得太子的信任一點也不是難事。”

“說得好!”一旁的錦簾忽然伸出一只玉手,皇後微微掀起簾幕走了出來。

皇帝暗嘆一聲,霍不疑滿臉愧色。

皇後站在霍不疑跟前,靜靜道:“子晟說的句句在理,不過你也該知道,自古廢黜的太子,沒幾個有好下場的。”

霍不疑難受的閉了閉眼,直視皇後:“那年博士來長秋宮講史,說到高皇帝故事,娘娘言道,高皇帝雖然仁義不足,分吃生父之肉,丟棄一雙兒女,可他到底是個好皇帝。他再喜歡戚姬與如意,可有礙朝堂,他就不敢強行易儲,即便他知道呂後不會放過他們。”

皇後手指發抖,定定的看著霍不疑。

霍不疑繼續道:“在高皇帝心中,江山社稷遠重於愛妾幼子,而宣皇帝明知太子不妥,還是聽之任之。在他心中,與原配皇後的情意更重。於是,自高皇帝始,前朝一氣出了六位明君,氣吞山河,雄霸宇內,而自宣皇帝後,朝局漸亂……”

“好一番絕情舍愛的豪言壯語!”皇後冷著臉,“高皇帝明知愛子難逃一死,為了江山社稷也忍下了,是以你也要舍棄所有情意麽?”

霍不疑跪在皇後面前,一字一句道:“臣自知對不住娘娘和太子,願一死以謝恩義。”頓了頓,又道,“本來,臣也沒指望活著回來。”

皇帝撐著扶手半起身,有心替養子說兩句話又顧忌皇後,只能懸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