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3/4頁)

原本只給王家留三成家產的,現在改為只罰沒三成;王家父子原本要流放閩南的,現在改流放荊南了。同時皇帝還賜王姈一份嫁妝,並加了她的未來郎婿一個散職虛銜——王姈嫁的就是荊州江夏的望族,何況還有大把家產,王淳老哥顯然將來壞不了。

彭真和一幹附逆他的黨羽,以及家中有所參與此事子侄盡皆論罪,家產抄沒,各家成丁流放瘴南,其余婦孺孩童發回原籍——當時曾有幾位大人表示處罰輕了,這樣扯旗造反的大罪居然沒有滿門抄斬。皇帝發話,難道非要學前朝動不動就族誅?

出於某種微妙的原因,眾臣都沒再反駁。

反倒是將罪責推的一幹二凈的乾安王似乎最遭皇帝的厭惡,至今被關押在北軍獄裏不聞不問,周遭的謀士親隨都快被殺光了。

眼看雨過天晴,正當少商以為太子終於可以不用再愁眉苦臉之時,朝中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那日少商注意到的韓大人,在皇帝給彭真王淳論罪後忽然提出,應給太子下一道問責詔書,令太子好好自省,警醒日後,好規制身旁親近之人。

皇帝勃然大怒,兩日內下了三道問罪詔書,讓韓大人自認‘僭越逾禮’之罪,這位斯文的韓大人也是個有氣性的,二話不說認了罪,然後就自盡了。

皇帝情形過來就後悔了,追賜韓家財帛糧食,安撫家屬,並讓有司以重禮安葬韓大人。

一時間,朝中固然無人再問責太子了,但東宮也門庭冷落。

少商看皇後郁郁寡歡,只好去主動去勸慰太子,找到太子時他正坐在東宮側殿外的台階上,淩不疑站在一旁陪著。

夕陽西下,空無一人的階陛上籠著一團太子落寞的影子,而直身挺立的淩不疑身前卻劃出一條長而有力的墨色。

看少商跑的上氣不接下氣,淩不疑大步上前將她拎過來,按在階梯上坐下,戲謔道:“你喘的像個破風箱。”

太子也笑了:“哪怕母後再給你添十個博士授課,你也不像個淑女。”

少商很難得的沒理這兩人的玩笑,大聲道:“殿下,你別理那些人說你的壞話,他們沒一個安了好心!”

太子神色黯然:“其實,我在這東宮位上這些年,真是好生疲憊。從小被耳提面命要敬慎勤勉,有友愛孝悌,要一直一直提防有人害你,要時時注意你所信任所重用的人有沒有貪贓枉法,欺下瞞上!若是有,我就要毫不留情的手起刀落除掉他們!有時想想,我真願意像外大父推讓家產一樣,讓出這儲君之位……”

他話還沒說完,少商就大驚失色:“殿下,您千萬不能做此想啊!宣太公將家產讓了出去還能春花秋月,灑脫自在,可您不能啊!妾只問你一句,三皇五帝至今,有活下來的廢太子麽?”

太子一怔。

“有。”淩不疑道,“若是算上東周列國,至少有……”

“你別搗亂啊!我這說正經事呢!”少商氣急敗壞。

淩不疑溫柔的笑笑,他想起適才皇帝對他訴苦時說的話——“……縱有不足,可是太子已經是太子了!他性情雖柔弱,但寬宏大度,有他在,下頭的弟妹都能平安無虞。可若將太子從儲君之位上拉下來,他還有活路嗎?!”

少商繼續對著太子消耗唾沫:“殿下讓出儲君之位後由誰接替呢?照長幼嫡庶就該是二皇子了。他可不會謙讓推辭,定是喜不自勝,喜形於色,喜極而泣,讓他上還不如五皇子呢……殿下,您真的要讓二皇子當儲君麽,你這是在禍害天下蒼生啊!”

太子被女孩氣勢逼的連連後挪,賠笑道:“二弟也沒那麽差。唉,若是個聰敏能幹,名聲又好的皇弟,我真的願意……”

“願意什麽啊願意!我看哪個皇子都沒您好!”少商大喝一聲,轉頭道,“淩大人您別幹站著,你究竟是來幹什麽的啊!”

淩不疑笑了下,道:“我來傳陛下的口諭,陛下讓太子安心,不要憂讒畏譏,束手束腳。以後謹慎些就是了。”

“陛下說的好!”少商大贊,“殿下你聽見了沒,陛下都對您有信心呢!”

太子苦笑著搖頭:“父皇這是怕我不得善終,有心安慰呢。”

少商心想太子倒不笨,一下猜出實情,正打算再勸兩句,忽聽淩不疑道:“適才殿下說‘聰敏能幹,名聲又好’。要知道,當年子受辛也是聰敏過人,力拔山河,結果呢,落的個亡國暴君的名聲。名聲好?當年姚重華也是眾人皆贊其謙遜,伊放勛賞識,將女兒相配,著力重用,結果呢,早早禪位了……”

少商努力想了想,認真道:“子受辛是誰?那姚重華和伊放勛又是誰?這幾人我覺得我都知道,就是一時想不到是哪個了。”

太子和淩不疑同時凝固了數秒,過了片刻,淩不疑道:“子受辛是紂王,伊放勛與姚重華是堯帝與舜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