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5頁)

往內堂走去的途中,樓犇之妻王延姬及幾個女眷急急忙忙趕來,淩不疑一眼瞥見王延姬身後一人,皺眉道:“這兩三日你都到哪裏去了?我沒空來找你,你倒跑這裏來了。”

少商無奈道:“今日樓府設宴,二少夫人請了我家阿母,哦,她這會兒更衣去了。”她又看未婚夫全身朱紅朝服的架勢,嘆道,“這麽說來,你們還是拿到證據了麽?”

王延姬花容失色:“……什麽,什麽證據……少商,你,我們兩家可是……”

淩不疑不願在外面夾纏,直截道:“你們也來罷。”

來到內堂,淩不疑當著眾人的面,直截了當道:“想來子唯已知道我與袁侍中所為何來,你不如與家人交代一下,這就隨我去廷尉府罷。”

“廷,廷尉府?!”樓二夫人驚的身子都顫了,“這是怎麽說的?!子唯不是剛剛立下大功麽!這,這怎麽說的……”哪怕她從不理外事,也知道廷尉府不是飲酒吃飯的地方。

少商觸及王延姬激烈慌張的目光,苦笑道:“說實話,其中隱情我也不甚清楚。”然後朝袁慎奇道,“善見公子怎麽也來了?”

袁慎無力的長嘆一聲,繼續閉嘴。

淩不疑冷冷道:“樓犇串通彭逆大將馬榮,誘騙銅牛縣令顏忠將家人與精銅托付,然後盡數屠戮之,再指使馬榮賺開銅牛縣城,最後假作說服馬榮開城投降——二人裏應外合,作下這一石三鳥之計!”

樓太仆大驚失色:“這是從何說起啊!這這怎麽會……”

樓大夫人繃著一張臉,盯向樓犇的目光既兇狠又鄙夷;樓二夫人已經撲倒在兒媳王延姬身上,抽抽搭搭的哭起來。

“我還是那句老話,”樓犇不慌不忙道,“你要定我的罪,總不能光憑推測臆斷吧,拿出證據來!”

淩不疑道:“我今日會登樓府大門,就是要償你所願。”

樓犇抽搐著面皮:“在下洗耳恭聽。”

“你手腳利落,當初涉事的一幹人等幾乎全部滅了口,甚至連馬榮也……”

“哦,現在連馬榮都是我殺的了麽?”

“你本不想殺馬榮,不過眼看殺不了萬松柏,那就只能殺馬榮了。”

樓犇冷冷一笑,不予置評。

淩不疑道:“我以為,若連區區一介小吏的婦人都知道留下些蛛絲馬跡以備不測,難道馬榮就會絲毫沒有防備。說到底,你們也只不過是利益相交,談何傾心信任,何況目睹對你真正信至肺腑的顏忠闔家慘死,我不信馬榮會毫無觸動!於是我便去查馬榮的行蹤——發現他自賺開銅牛縣城後就再未回過家。先是鎮守縣城,然後被‘說服’投誠,其後便在崔侯帳下效力,倘若他要隱藏些什麽,那該藏在何處呢?”

少商腦中靈光一閃,脫口而出:“銅牛縣?!”

淩不疑看了女孩一眼:“不錯,就是銅牛縣。在那裏,馬榮不但駐守了近一個月,還鎮日走街串巷,美其名曰‘視察百姓疾苦’。”

袁慎聽的入了神,忍不住問:“最終你究竟是在哪裏找到‘那些東西’的。”

淩不疑道:“馬榮差不多走遍了整座縣城,若真一處處去翻找怕是十天半個月都不夠。不過馬榮不過一介武夫,沒那麽細的心思……”他笑了笑,看向樓犇,“銅牛縣其北有一座牛頭坊,坊間有一座酒肆,名喚‘牡牝’。”

少商還在掌心悄悄模擬這幾個字,樓太仆和袁慎等人立刻想明白了,目光齊齊射向樓犇——牛頭+牡牝=三牛。

樓犇開始撐不住鎮定的神色了。

淩不疑繼續道:“就在那間酒肆中,手下人發現其中一座雅間墻上有鉆鑿痕跡,挖開一看,正是一大捆書簡,裏頭有你這些日子以來寫給顏縣令的書函——從你們相識,相約會面,煽動顏忠另行安置老母幼兒,甚至到約定時辰地點……一概皆有。我猜你是讓馬榮進城後銷毀這些寫給顏忠的書函,誰知他卻留了下來。”

少商想,大約淩不疑在追查李逢妻子時,估計也順手查了馬榮。

樓犇強自鎮定:“哦,真是我寫的麽,子晟不會是看錯了吧。”

淩不疑道:“那些書函並未具明姓名,只在落款處描了一面小小的菱花鏡。”

王延姬惶惑的看了丈夫一眼。

“不單如此,我曾在陛下的禦案前見過子唯呈上來的地方風土志,筆跡與那些書函上的字並不一致。”淩不疑道。

樓犇的臉上恢復了幾分血色,笑道:“既無具名,筆跡又不一樣,何以見得那些書函就是我寫給顏縣令的?”

“正因如此,我便將這些書函隱而不宣。”淩不疑道,“然而我想起了袁侍中。陛下曾數次在我面前誇過袁侍中擅長行墨,能寫多種書法字體——於是我想子唯與袁侍中不是師出同門的麽,倘若袁侍中有此才能,那麽子唯必然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