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3頁)

“是我請你去的麽?”少商對於打擾自己進行調研的家夥十分沒好感,“有話就說!上回你說什麽來著,哦,你說皇甫夫子已在山間安頓下來了,怎樣?又要找我遞信,我可不幹!”

“我說的話你一句沒聽進去!”

少商翻白眼,道:“那是因為你在鐵爐旁沒待上半刻就逃出去了。”那次會面,連上在鐵鋪外的寒暄,兩人總共沒說到十句話,袁大公子就被煙氣熏的險些咳出肺來。

袁慎抑郁,他從沒進過鐵鋪好嗎,人都快烤熟了,氣都喘不過來。

“不是叫你送信,夫子只要知道桑夫人過的好就行了。若有他能幫上忙的地方,桑夫人和令叔父不好說,你悄悄告訴我,皇甫夫子能幫就幫一把……你這樣看著我作甚……沒別的意思,就是夫子想自己心裏好受些。”

少商笑道:“這還差不多,叔母當年為皇甫家所做之事的何止點滴,夫子能想明白就好,那我就替叔母應下了啊。”這麽實惠的事當然要答應。

“還有……”袁慎神情郁郁,“我也要相看親事了。”

少商哈哈大笑:“這是正經事。老人家們都說,越挑揀就越剩不下好的,還不如快刀斬亂麻。到時我和阿垚上門給你賀喜啊!”

袁慎心中惱怒,白玉般的面頰微微泛紅,他恨恨道:“誰家的快刀也不能像你,人家一提親你立馬就答應,早知,早知……”說著,他雙腿一夾馬腹,用力掉轉馬頭,迅速策馬離去,徒留下巷口的馬蹄聲。

少商摸摸鼻子,裝作什麽也沒聽懂的樣子,開開心心的回府去了。

又過了數日,到了一年中春光最明媚的時分,國子監有個儒生忽向皇帝進獻了幾枚陳舊的書簡,上有讖語,意思仿佛是‘東方有祟,將應者,至靈也’。

皇帝十分重視,立刻召集幾名心腹臣子一番探討後,得出結論——祟字乃山頂頭,應是都城東邊那座塗高山,需要獻祭山中生靈。

原本應該禦駕親臨大肆行獵一番的,但皇帝仁慈,表示當春乃萬物繁衍之時,不宜過度屠戮,於是改獻獵為祭祀,向山靈奉上各種糧食谷種。儒生們自然群起歌頌,贊揚皇帝如何英明仁慈,糧食谷種本就比獵物更為聖潔雲雲。

如此一番,皇帝便帶著後妃和少的可憐的宗室,再點上一堆官員一同前往塗高山獻祭——程老爹也被選中了。此次雖說是獻祭,在少商看來,更像一場大型的春遊野宴,因為被選上同往的官員還能攜帶家眷。

程家人少,除去不能去的程母和程小築,此行統共夫妻二人,加上三兄弟和程姎少商,在城門口和萬家車隊匯合後,車行大半日,終於到了塗高山。

他們到的不算晚,此時山腳下已是遍地人蹤馬蹄。遠遠望去,以正中間那座最醒目的玄色鑲邊的朱紅金頂大帳為軸心,四面鋪開的各色私帳,蔓延開去足有好幾裏地。

如虞侯家的那片十幾座的帳篷,俱是清一色的靛藍色錦帳鑲上蒼白的象牙雕刻的族徽,高貴端莊;如吳大將軍不大講究細處,便是五彩斑斕各種顏色的帳篷堆在一處;再如韓將軍喜愛賣弄個斯文,家中十幾座帳篷全用青竹和青布,一眼望去碧幽幽的,倒顯得十分涼爽。

還有喜愛玩鬧的,如皇後之弟宣侯,居然將帳篷裝扮的猶如稻草紮的茅屋般,走近一看卻是貼了成束的金帛銀絹,惹的眾人既艷羨又好笑,也惹來皇後一通怒斥責罵,宣侯只好連夜拆了重搭一座尋常的帳篷。

萬程兩家照例將帳篷搭在一處,兩家人嘻嘻哈哈在一起用膳閑聊,只可惜次日一早要搞迷信儀式,當夜不好飲酒吃肉,只能用些蔬菜餅餌,以及剛從山下溪流裏捕撈上來的魚蝦熬好的魚湯。不知道是不是少商心理作用,她總覺得這次祭祀似乎形式大約內容。

天不亮時,萬松柏和程始穿戴整齊官袍就趕赴禦帳處,其余家眷則留在原處,跟著響亮的鑼鼓聲行跪拜叩首並祝禱之禮,足足鬧騰了一上午才算完。

大概是貧血的緣故,少商撐著發暈的腦袋在帳中休息片刻,出來時已是物是人非——

萬萋萋和程頌去參加班老侯爺設獎的射箭賽馬會了,程詠本欲找幾個同窗論文,卻被提前找上門來的尹家兄妹拖走了,程少宮原想待在帳內看書,誰知展卷前習慣性的蔔了一卦,得出‘申時初刻前不宜留在原地’的精準卦象,他摸摸鼻子,只好出去晃蕩一番。

蕭夫人和萬夫人對坐聊著家常,程姎照例乖巧的陪在一旁,看見少商出來,還告訴她樓垚來找過她了,見她休息就沒打擾,也被程二哥拉去了。

少商想了想,決定不要浪費這樣好的春光,便戴上帷帽,騎著心愛的奶牛斑小花馬,漫無目的的獨自悠哉去了。沿途遇到談笑的小女娘,結伴的士子,甚至差點驚到了數對野鴛鴦。路過一叢花樹,她還摘了幾支編成一個的花環戴在小花馬頭上,搖頭晃腦間,愈發顯得蠢萌可愛,直把少商逗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