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六零養娃記7

況愛軍的撫恤金和原著裏描寫的沒有出入,只是不同於女主金巧巧的選擇,阿蕪和許三婆一致認為每個月領六塊錢津貼的方式更為劃算。

按月領取撫恤金的終止以況家二老逝世,葉蕪改嫁,壯娃和寶娃成年這三者全都達成才會終止,也就是說,如果葉蕪終身不改嫁,即便二老逝世,壯娃寶娃成年,每個月六塊錢的撫恤金能夠領到她死亡為止,按照現在人均的壽命,這筆錢起碼還能領個三四十年,遠比一次性領取500塊錢撫恤金劃算多了。

回去的時候,每個烈屬手裏不僅多了一筆錢,同時還多了一個毛主席的胸章,和一個由部隊頒發的烈屬證明,這個證明是金屬制的,可以懸掛在門梁或是正屋的墻上,同時還有一個紙質證書,上面帶有軍部蓋章。

阿蕪對於這兩件東西十分重視,因為按照原著中簡單帶過的幾個片段,再過不久,某場大革命將會越演愈烈,從城市蔓延到鄉下,那個時候,陰陽顛倒,任何離奇的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

而在那個年代,三代貧農的出生和這樣一份烈屬證明,足夠況家人在不主動惹事的情況下被旁人算計。

阿蕪將故事和現實完全區分開來,那幾年在中或許是三言兩語就能夠概括的,可生活在這個世界裏,那幾年,將會是她真實經歷的時代。

如果像女主一樣隨心所欲,恐怕得不到女主那樣全身而退的待遇。

——

回程的路上,大夥兒的傷痛已經有所緩和了,彼此之間也開始打聽各自的補貼是否有所出入。

阿蕪發現,家裏孩子多,負擔重的相對能夠得到的撫恤金會多一些,相反,如果烈士生前尚未娶妻生子,家中只有父母尚存的,撫恤金也會相應減少。

看來部隊給予補貼的數額也是十分人性化的。

其實這一點根據的描寫也是能夠對得上的。

在原著裏,金巧巧重生前那一世得到的補貼方案就是每個月領六塊錢或是一次性領足五百塊,而在金巧巧重生後,失去丈夫的“葉蕪”得到的補貼方案卻是每個月領八塊錢或是一次性領足八百塊。

顯然是因為“葉蕪”和況愛軍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多余的這部分考慮到了撫養孩子的花銷。

這一世況愛軍的撫恤金和金巧巧重生前那一世相同,而這一世況愛軍依舊有兩個未滿三歲的孩子,阿蕪猜測,之所以撫恤金數額不曾增加,或許就是因為她額外得到了一份公社小學教師的工作的緣故,這部分差額已由公社小學老師這份工作完全彌補。

按照阿蕪所了解的,公社小學老師的月工資在十塊到十二塊之間,雖然沒有工人來得多,但勝在清閑,據說公社的老師每年還能夠得到公社提供的五十斤大米的補貼,學校自留地每年產出的蔬菜瓜果也歸公社老師平分,光是這兩個額外待遇,就足以讓很多人眼紅了。

或許正是因為多了這樣一份工作,所以即便況愛軍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可他的撫恤金卻沒有相應增加吧。

經過這樣一番分析,阿蕪勉強放心了。

不過她還是不能解釋,為什麽這一世她得到的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像裏描寫的那樣,得到的只是增加的撫恤金。

或許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吧,阿蕪將擔心隱藏起來,不管怎麽說,這樣的改變是一件好事。

——

部隊的效率很高,在阿蕪和許三婆回到張家溝的時候,政令也同時傳遞到公社,只是一個小學老師的崗位,還是部隊點名要的,公社主任哪裏會為難呢,很快就給辦好了,與此同時,因為部隊那裏點名要崗位的行為,公社對於況家人也看重幾分,特地叮囑了張家溝的大隊長和村支書,讓他們一定要重點照顧烈士家屬,不能讓軍人寒心。

村裏人羨慕況家既能夠拿到錢,又能夠拿到工作,可一想到這是以犧牲自己的兒子/丈夫取得的,又不那麽羨慕了。

“哼,看那一家子屁股翹到天上的模樣,聽說一個月的補貼也就六塊錢,就算加上葉蕪的工資,一個月也就十六七塊,不像咱們家佑東,一個月津貼已經漲到了23塊錢,要是再升一級,津貼還能更高呢。”

張家婆子有點不忿,之前況愛軍活著的時候,就壓著她兒子一頭,以至於張家溝明明出了兩個當兵的,人家說起來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還是況愛軍。

現在況愛軍死了,他家那些活人還要跟著搶風頭,也不知道死了兒子有什麽好得意的。

張婆子心眼偏了,看到村裏人這些日子對況家的議論比較多,就覺得是況家人太招搖,絲毫沒有想過,人家死了一個兒子,即便得到了一點物質上的補償,又怎麽會開心呢。

金巧巧正在院子裏洗衣服,聽到張婆子嗑著瓜子和兩個嫂子閑聊,心情也很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