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坦白(第2/2頁)

劉琰先謝過父皇,又說:“兒臣原打算等上一個月,再……”

“等上一個月?你是想等娘娘又催你婚事的時候說吧?不成,那多沒誠意!照我說得做。”

劉琰得了聖上口諭,乖乖照做,果然,在他連著幾日去慶壽宮陪太後說話後,太後先沉不住氣,問他:“琰兒是不是有什麽心事?”

為這一刻,劉琰準備了不下十篇腹稿,但當太後真的問出這句話時,他反而一下懵了,打好的腹稿齊齊忘光,愣了半天才說出一句:“娘娘,我想等兩年再成婚。”

太後怎麽都沒想到他會說出這麽句話,下意識問:“為何?”

“因……”劉琰鼓起勇氣,望著太後道,“我想等京華出孝。”

他說的事在太後意料之中,但太後沒想到他會這麽說出來,一時沒有言語。

劉琰站起來,走到太後身前跪下,“娘娘,孫兒心中只有京華一個,願此生只娶她一人……”

“起來。”太後打斷他,“地上涼。”

劉琰見太後面上雖無笑容,卻也不似生氣,乖乖起身站到一旁。

太後側頭打量他一會兒,嘆口氣,拍拍身邊,“過來坐。”

劉琰依言坐過去,太後比比他肩頭,“一眨眼,你都長這麽高了,先帝若是還在,見了你一定很欣慰。”

不知道太後為何突然提起先帝,劉琰不敢接話,靜靜聽太後說。

“你不知道,早年先帝覺得你脾氣太好,時常擔心你沒有主見,易為他人左右,或者因為不曾養在親生父母旁邊,小小年紀就學會看人臉色、不自覺討好別人。”

劉琰十分驚訝——他確實不知道先帝早年還曾對他有過這般評價。

“我當時就說他過於多慮,你的性情外圓內方,瞧著脾氣好,只是因為不曾觸及你自己劃的禁地罷了。至於說討好,哪個孩子不想討好父母長輩?”

太後說著,擡起手輕輕摸了摸劉琰的頭,“那時候你五叔可比你還能爭寵。”

劉琰忍不住笑了笑。

太後也微笑起來,“後來到了你十二三歲,先帝看你樣樣出色,也打消了這層顧慮,閑來無事,只和我商量將來給你選個什麽樣的妃子。”

說回正題,劉琰一下緊張起來:“娘娘……”

“你知道我心裏不太同意,是嗎?”

劉琰點點頭:“娘娘的顧慮,孫兒明白……”

太後按住他肩膀,插話說:“讓我猜猜,你大概只明白京華那一層吧?”

劉琰一愣。

太後苦笑道:“傻孩子,你是我養大的,雖非骨肉,勝似骨肉,我再厚此薄彼,也不至於只考慮京華,不考慮你。”

“娘娘是覺得京華做太子妃不合適?”劉琰猜測道。

“做太子妃,她要補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太後輕嘆,“你父皇宮裏,就是沒有一個壓得住的正宮皇後,才需要我時不常地伸一把手。且不提嬪妃,單說六尚、內侍省,哪一個是省油的燈?”

“這個不急,父皇春秋鼎盛,孫兒們慢慢學就是了。”

太後搖頭:“你以為東宮就好管了?你如今不過是沒成婚、一個人,瑣碎事務委於內監,才覺得簡簡單單,太子妃進宮以後,又不一樣。我從沒打算過讓京華入宮,所以自她到我身邊,一向由著她高興,想學什麽就學,不想學就算了,你瞧她如今那散漫的樣子,站出去如何能服人?”

劉琰當然不好替許京華保證,便只笑道:“京華如此聰慧,孫兒覺著,只要她願意做的事情,一定能做到最好。而且她還有世家閨秀比不上的優點,眼界寬、心胸廣,能對生民之苦感同身受,惜福知足……”

“行了,不用誇了,你現在就是看著她什麽都好,是不是?”

劉琰低頭一笑:“本來就好。”

太後瞧著他這幅模樣,別的話一時說不出口,只得問:“那她呢?你問過她沒有?她願不願意收了心,為你去學這些?”

劉琰確實還沒和許京華談過這麽具體的事,當然就算真談過了,這會兒他也絕不敢承認,便擡頭答道:“孫兒不敢冒失,沒求得娘娘允準,不敢同京華提及此事。”

太後盯著他瞧了一會兒,才道:“去問吧,我不攔著。”

劉琰聽進耳中,一時卻不敢相信,“您……您真的……”

“若你們真的兩情相悅,不管以後有什麽艱難險阻,都肯同心協力,我又何必做那個惡人?”太後笑著推一推劉琰,“快去吧!別天天來吵我了。”

劉琰喜不自勝,跳起來轉身跪倒,給太後磕了個頭,才帶著滿臉笑容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