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皇上誤會了(第2/2頁)

東宮不像別的地方,她去本來就不合適……不過,莽撞歸莽撞,她還是覺得這一趟該去,且就算皇上有所誤會,也去得值!只下不為例就是了。

再想想叔父說的那些話,許京華更覺得劉琰不容易,儲君占了個“君”字,就這麽受君王猜忌,那幹嘛還要立儲君呢?

“先生,國家為什麽非得立儲君?”上課到一半,許京華突然問。

“因為國家要有人繼承。如若君王不事先指定誰來繼位,諸子爭位,國家必生動亂。”

“可是指定了,也沒攔住爭啊?”

宋懷信這兩日被這樁秘聞鬧得心神不寧,也不似平日那麽端著,隨口答道:“名分既定,爭也不過是小打小鬧。而且一旦立儲,必定會限制其余諸子,不令其參與軍政要務,或是分封就藩,或是安享富貴,自然沒有與儲君一爭之力。”

“然後君王就開始防範儲君了?”

宋懷信一拍桌子:“有完沒完了?什麽大逆不道的話都敢說?”

“這怎麽大逆不道了?”許京華一臉無辜,“我就是和先生探討嘛,比如那個唐玄宗,您之前不是說他防範他兒子到了很過分的地步,甚至任由奸臣陷害太子嗎?”

“那是特例!”

許京華看老先生又吹胡子了,終於忍住不再追問,心裏卻仍在想:劉琰提出將計就計時,有沒有想過皇上會怕弄假成真,所以不同意呢?

劉琰那時還沒想到,但現在已經想到了。

外面遲遲沒有消息傳過來,劉琰出春和殿,在外面散了會兒步,遠遠看著西邊三大殿飛翹的屋檐,那個念頭才突然浮出水面。

將計就計,可不只是能將李家的計,還能將計中計呢!

他瞬間出了一身冷汗,忍不住先安慰自己:“父皇不至於猜疑我若此。”下一瞬又反駁自己,“雖說不至於,但父皇又何必冒這個險呢?”

有這個風險在,所謂將計就計,對比皇上要發的雷霆之怒,就沒有什麽優勢了。

若將李家比作一棵大樹,皇上那邊肯定是先砍去枝葉,再劈樹幹,但地下盤根錯節的根須一時管不到,難免重新發芽、繼續為害;劉琰的做法,則是直接深入地面之下,把大樹連根拔起,這原是上策,但若他在地下與樹根交結,反而將根須四處延伸,對砍樹的人來說,就難免有翻覆之虞了。

父皇八成不會同意此計了。

劉琰帶著一身冷汗回去春和殿,果然一直等到晚間就寢,也沒有等來任何消息。

第二日皇上倒是打發了人來,卻是來送新書的,除了一句“讓太子好好讀書”再沒別的話。

劉琰這時已經不抱希望,所以也沒有失落,先拿書目看過,挑了幾本,真個讀起書來。

之後皇上再沒派人來,劉琰便也足不出東宮,過了幾天,錢永芳先按捺不住,問他要不要想辦法打聽一下。

“不必。”劉琰毫不遲疑,“都踏實點!”

錢永芳答應了,卻又看一眼楊靜,楊靜接話說:“要不,小的再去趟慶壽宮?”

“更不必!”劉琰看他們不安,終於解釋了一句,“沒幾日就是中秋了,折騰什麽?”

兩個內侍恍然,齊齊松口氣,是啊,眼看中秋,再怎麽樣,到那日皇上也該傳召殿下了。

於是東宮上下耐著性子熬到八月十四日,終於盼來了郭楮。

“娘娘命老奴來提醒殿下一句,明日早些去慶壽宮,娘娘要殿下陪著用早膳。”

劉琰笑道:“我一定早去,辛苦郭公公了。”

送走郭楮,錢永芳和楊靜喜笑顏開,劉琰卻沒什麽變化,仍舊回書房讀書。

到中秋這日早上,他早早起來,收拾妥當,便往慶壽宮去。

本來極熟悉的一條路,因為十余日不曾走過,竟也顯得陌生起來,劉琰一路行至禦苑,看到草黃葉紅、秋意遍染,恍惚有種自己已隱居很久的錯覺。

等到了慶壽宮門外,又覺得什麽都沒變,這裏還是清清靜靜、令人心安。劉琰微笑著邁步進去,一條人影突然從旁沖過來,大喝一聲:“嘿!”

劉琰出其不意,嚇了一跳,不由後退一步,同時跟在身後的楊靜、錢永芳忙沖上來要護住他。

“哈哈哈!”

熟悉的笑聲傳來,同時劉琰也看清了嚇唬他的人——戴著兔兒面具、穿一身素色衣裙,笑得前仰後合,不是許京華是誰?

太子殿下撥開擋路的楊靜,有點氣惱地走上前,擡手掀開她臉上面具,“好笑……”一雙盛滿歡快的彎彎雙眸望住他,瞬間將“嗎”這個字,從劉琰心裏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