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變了(第2/2頁)

“怪不得那時候白大叔對我們要交多少稅、服不服役,每丁分多少田、許不許買賣,都問得很細呢。”原來朝廷和段家已經鬧不和了。

劉琰道:“能順便打聽一些,總是好的。不過幽州情形倒也還好,畢竟段文振已經快五十歲了,又好酒好色,聽說身體大不如前。”

“所以你們就想等著他死是嗎?”

劉琰笑了笑,沒否認。

許京華也笑:“這個法子還挺省力。但你們不怕大單於的兒子,更不是東西嗎?我聽說,他兒子當初還鼓動他稱王呢。”

“他那麽多兒子,總有聽話的。”劉琰說完,回頭看了一眼堂屋方向,“下去喝茶吧,錢永芳不知燒了幾壺水了。”

兩人東一句西一句,不知不覺聊了半日,許京華心事沒了,被他一提醒,頓覺又餓又渴,“我希望飯也燒好了,好餓。”

劉琰失笑,攀著梯子下去,先問飯好了沒有。

趕過來攙扶的錢永芳道:“已得了,正想請公子和姑娘下來用膳呢。”

許京華很滿意。

她在孝期,不能吃葷腥,廚下就給她做了碗菠菜素面。劉琰陪她吃了兩天素,錢永芳等隨從就不肯由著他了,說旅途辛苦,力勸大殿下吃點肉,不然萬一體力跟不上,累病了,可不得了。

劉琰沒讓他們為難,於是他那半邊餐桌上,就有葷有素地擺了鮮菇燉雞、煎河魚、炒雞蛋、麻油拌菠菜四樣,主食也是面,卻是雞湯的。

饒是如此,錢永芳還說:“此地偏僻,置辦不來別的,委屈公子、姑娘了。”

“不委屈!”許京華先答,“就這一碗白面條,外面那些鄉鄰,都不知多久才能吃上一頓。哎,面還有吧?”

錢永芳忙點頭:“有有有,姑娘放心吃,吃完了小的們給您添。”

劉琰聽了許京華的話,心中觸動,默默吃了一碗面,吃完本待放筷,卻見許京華第二碗面都快見底,還吃得格外香,仿佛那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素面,而是什麽珍饈美味一樣。

他突然又有了胃口,對錢永芳說:“給我添半碗素面。”又說許京華,“你吃點雞蛋吧,守孝大面不錯就行,熬壞了身體,反而不孝。”

許京華把碗中最後一口面吃下去,瞪大眼問:“真的可以嗎?”

劉琰見她饞得眼睛發光,忍住笑意,把炒蛋推去她面前,“可以,少吃一點沒事的。”

許京華扛不住這誘惑,但克制地只吃了兩筷子雞蛋,和又兩碗面。

好在天晴了,就算吃撐,也能出去溜達消食,倒也不礙事。他們就這麽在神農鄉逗留兩天半,到第四日早上,道路幹爽許多,行得車馬了,才又啟程往北去。

出發前一天傍晚,劉琰和許京華談了談,問她是否確定繼續北上回懷戎,許京華一時沒有答案,劉琰就說:“要不我們先去潞州,如果你還是不想回京城,我們就從那裏折向東,繼續北上,就算不回懷戎,也可以去迎一迎令堂骸骨。”

“好,就這麽辦!”

再次啟程,因天不下雨了,兩人便都騎上馬,路好可以跑一跑,路不好,慢慢走,也比在車上顛簸舒服。

他們一路向北,從羊頭山腳下經過時,劉琰道:“順利的話,我們半日即可到達上黨縣,晚上就到潞州城。不順利的話,我們過了上黨,稍微偏東北走一段,在五龍山歇宿如何?”

“五龍山是什麽山?也是哪位古人呆過的嗎?”

“算是吧。你知道段部曾經與鮮卑慕容部世代聯姻吧?傳說東晉十六國時,西燕慕容永率軍經過五龍山,看見山上籠罩著五色祥雲,認為有帝王之氣,便建都長子,在五龍山立五龍祠。”

許京華對這些寺廟祠堂都沒什麽興趣,很現實地問:“五龍祠可以住下我們這些人嗎?”

劉琰失笑,幹脆說了實話:“其實我是想去五龍山拜訪一位隱士。五龍祠能不能讓我們投宿,我還不知道,等到上黨,再打發人去探吧。”

“隱士?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