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小籠灌湯包(第2/2頁)

這湯包樣子也美,雖不是規規整整的十八個褶,但也頗拿得出手——這是前世的童子功,在津門開過包子鋪的外祖母親手所教,論形狀比時下流行的玉尖面和沒尖的菜肉饅頭要好看不少。

況且餡子也香,又有讓人稱奇的灌湯。

沈韶光的灌湯包子一賣打響,飯時一到,一籠一籠根本蒸不上賣,顧客擠在店裏,甚至排到門口,以至於沈韶光不得不用小竹片做了候食號碼牌,以免因等候排隊發生糾紛。沈韶光不知道原來本坊有那麽大的包子客容量。

後來聽顧客說話,才知道還有外坊的。沈韶光有些恍惚,照這勢頭,我是不是可以靠賣包子發家致富,新三板上市了?

也不怪沈韶光癡心妄想,因為是純肉食,灌湯包子走的也是中高端面食路線,每個包子凈利潤約莫四文錢,而這麽小的包子,一個正常成人怎麽也要吃上一籠六個,這便是二十四文,買胡餅能買七八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