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各自心思(第4/6頁)

但既然季氏親口吩咐下來,說不得,也只能豁出去這張老臉不要,明日生生的受著她們的羞辱了。

*

江家這時候也在說請帖的事。

江永年坐在椅子上,對江老太太說了他沒有收到魏城的請帖,但是大理寺裏面其他的同僚卻收到了的事。

江老太太坐在羅漢床上,穿一件淺綠色領口繡壽字紋的對襟褙子,頭上簪了一支碧玉簪。身材生的富態,看人的時候目光精明銳利,一看就知道是個凡事心裏都有數的老太太。

上了年紀的人多半會信佛,江老太太也不例外。她右手腕上面盤了一串蜜蠟佛珠,一邊喝茶,一邊聽江永年說話。

等聽完了,她放下茶杯,皺著眉頭看江永年。

“當時你們過來跟我說的時候我就對你們說過,跟謝家的這門親事定不得,你們非不信我的話,現在好了,招惹上禍事了吧?”

江永年面上微紅:“那時候兒子也不知道林家的那丫頭會嫁給魏城。若知道,當初謝鴻信過來找我說這門親事的時候我是肯定不會同意的。”

“他現在已經是樞密院知事,還是淮安侯,你怎麽還能直接稱呼他的名姓?若被人知道,傳到他耳中,他心裏未必不會惱你對他不尊重。”

姜老太太不贊同的說著江永年。

江永年心中一凜,忙應了一聲是。

倒也不是他故意這樣。主要是魏城可以說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誰能料想得到現在竟然會有這麽大的出息和成就呢,遠遠不是他能比的。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還只當以前一樣直呼他的名姓。

江太太周氏在旁邊見婆婆一直訓斥江永年,心裏很為自己丈夫抱不平。就臉上陪著笑的開口說道:“跟謝家定親這件事,倒也不能全都怪老爺。一來,事先誰能料想得到林姐兒被謝家退婚之後還能嫁給魏侯爺呢?二來,雲姐兒您也是知道的,偏生在老家得了那樣子的怪病。雖說這兩年是好了些,沒有再犯,但前些日子聽香羅和香綾說,在外面不是差點兒就又犯病了?”

說到這裏,她擡起頭看了江老太太一眼,見她臉上沒有什麽表情,就大著膽子又繼續說了下去。

“雲姐兒這樣子的一個情況,我和老爺背地裏也商議過了,想要嫁到什麽高門大戶的人家那是肯定不行的。若往後萬一發起病來,夫家肯定不會依的。若是休離了她回娘家,我們肯定阻止不了。那謝家卻不同,現在家世畢竟要比我們家差一些。雲姐兒嫁過去,便是往後萬一真的發了病,諒謝家也不敢休離她。而且謝蘊那孩子您也知道,是個有出息的,年紀這樣輕就做了庶吉士。說不定他往後就能有一番大作為。要是我們雲姐兒能一直好好的,這也算是一門好姻緣了。”

“你倒是一心為她打算,將好的,不好的事全都想到了,但只可惜她自己是個不爭氣的。跟謝家定了親事也罷了,悄悄兒的自己知道不就行了?在外頭碰見林家那丫頭還要特地在她面前顯擺一番,甚至還說了那番刻薄狠毒的話。也不想想以前林家的那丫頭待她是如何的好,她倒恩將仇報了。就是泥人兒還有三分氣性呢,林丫頭心裏能不記恨她,能不記恨咱們家?”

那日江靜雲出門一趟,回來神色就很不對勁,回到屋裏大叫大嚷了半日,也砸了半日東西,鬧的雞飛狗跳的。江老太太和江永年他們就叫了跟著她出門的香羅和香綾過來逼問,這才知道在外面發生了什麽事。

倒是沒有提起最後魏城踢門進來的事。因為回來之前江靜雲曾經警告過她們兩個,今日的事回去之後不要告訴任何人知道。所以現在被江老太太和江永年等人問起,她們兩個人就只含含糊糊的說了一半,藏了一半。

不過即便只知道這些,現在江老太太想起來還是很生氣。

她目光威嚴的掃了周氏一眼,說道:“且不說旁的,在蘇州府的時候,林太太待你們母女兩個不好?現在她才死了幾年,她的女婿就變成你的女婿,你心裏面就不覺得對不起她?謝家的那小子就算再好,我也不信這京城裏面找不出比他更好的來。哦,他們家來提親,你立刻巴巴兒的就應了下來了?”

說的周氏臉上一陣羞愧。但還是小聲的為自己辯解著:“是謝家主動退了跟林家的親事在前,然後才來我們家提親的,這也說不上我對不對得起林太太。又不是我看上了謝蘊,逼著他們去跟林家退親,然後和咱們家結親的。而且母親您也知道,這不是雲姐兒心裏有謝蘊。大夫也說了,要盡量順著雲姐兒的意,不然她這病就容易犯。所以我這才同意了謝家的婚事。”

江老太太依然氣憤不平:“你就不要說什麽為雲姐兒著想的話了。她傻,你也跟著傻?你也不動腦子想一想,謝家當初在蘇州府為什麽要和林家定那門親事?那是看林大人的官職高,他們家上趕著要定這門親事。現在林大人才剛走了幾年?他們家就立刻退了親,轉而來攀我們家。這樣捧高踩低的親家,你稀罕要,我還不稀罕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