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求投王票)(第2/2頁)

徐子凡眯了下眼,似笑非笑地道:“不知哪位大人對這兩家的姑娘有所了解,可知她們是何性情?”

剛剛開口的大臣臉色頓變,忙說:“王爺恕罪,臣未與這兩家的女眷接觸過,方才提議太過草率了。”

香雲有些著急,這些人也太怕徐子凡了,怎麽徐子凡隨意說一句,大臣就把提議收回了呢?她泡完茶退到一邊,期盼著徐子凡說出他挑選的姑娘。誰知徐子凡揮了下手,德安便上前將她帶了出去。香雲一愣,心急如焚地想留下來繼續聽,卻什麽都不能表現出來,只能隨著德安退出門去,再也聽不見裏面的聲音。

徐子凡對幾位大臣笑說:“諸位不要緊張,本王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因前些日子太後與本王提及此事,十分憂心皇後的品行。要知道,皇後乃一國之母,母儀天下受百姓愛戴更能凸顯國威,也更能做好賢內助,讓皇上無後顧之憂,安心處理朝政。本王以為,當皇後者,必須胸懷寬廣,體貼皇上,有容人之量能真心善待其他嬪妃與皇嗣,還要聰慧大氣,有心機、有手腕,能打理好後宮諸事而不被心懷叵測之人算計了去。如此,皇上才不會為後宮瑣事煩心。帝後和諧,才能國運昌隆。諸位以為如何?”

徐子凡把國母之位擡高到政治層面,幾位大臣自然點頭稱是。他們也不敢輕易提名了,紛紛繞著圈子試探徐子凡屬意的人選。不管徐子凡是想幫皇帝還是和皇帝對著幹,他們總得知道人選才能確定自己如何應對?

可徐子凡卻偏偏不說,面上又一副心中定了人的模樣。幾位大臣猜測這必是攝政王與皇帝之間的一場勢力角逐,更加不敢隨意參與了,均退步觀望。

傅玉華收到香雲暗中傳回的消息,忙找皇帝一起商量,生怕徐子凡先斬後奏,直接在朝堂上說出人選。皇帝當日便召見了兩位去過王府的大臣,結果他一問起皇後之事,他們就推脫說尚未選出合適人選,定要慎重再慎重。皇帝因此事十分鬧心,又不好太過明顯地點名哪家女子,只能讓太後再同徐子凡說說,可之後幾天,徐子凡偏偏總能繞過重點,說些雜七雜八的事就離開,讓傅玉華摸不清他到底在想什麽。

如此這般,不光傅玉華心中煩亂,急著親政又掌控不了大局的皇帝更加焦慮煩躁。甚至因著面對徐子凡時的無力感,心中十分壓抑。

原主身為攝政王,在宮裏有一部分勢力。徐子凡一穿越來就叫暗五聯系上他們,讓他們想辦法滲透到皇帝、太後的周圍和六局中去。不用他們多打眼、多受重視,只要叫他們辦事時,他們能悄悄辦成就行,這才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其中一個小太監機靈聰明,竟使了招苦肉計被總管大太監救下,因投緣嘴甜認了總管大太監為幹爹!這可是大大增加了他在皇帝面前露臉的機會。他在總管大太監身邊一直老老實實的,十分聽話,直到徐子凡估摸著皇帝已經壓抑到一定程度了,找到他,讓他想辦法勾起皇帝的玩心。

皇帝今年才十五歲,再怎麽老成也是在原主和太後的保護下長大的,其實並沒有那麽成熟穩重,尤其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小太監讓他看見了一些小玩意,被他詢問時說了不少外面好玩的事,皇帝當即就心癢癢了。既然在宮裏這麽憋屈,何不出宮找些趣事松快松快?

很快,小太監就“被逼”偷偷帶皇帝混出了宮!

頭兩回,小太監很緊張,只帶皇帝去茶館聽書、去街頭看雜耍、去琉璃巷淘弄些好玩的小東西。等皇帝第三次偷偷出宮的時候,徐子凡就安排暗衛配合小太監,讓皇帝無意間聽到兩個“酒鬼”的對話。

“馮兄,你別、別去賭坊,有個地兒更好玩,你跟、跟我走……”

“李兄,你先說是哪兒啊?哪還有比、比賭錢更痛快的?我手氣好,我今兒個肯、肯定能贏……”

“馮兄莫急,這邊、這邊走,我說的那地兒啊,叫、叫醉香樓,今兒有大場面呢,京裏有身份的都去了,走、走……”

皇帝好奇起來,問小太監,“那醉香樓是什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