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總知青20(第2/2頁)

再之後,農村改革就開始了。這幾年因為徐子凡發展食品廠,讓他們公社成績非常亮眼,糧食方面就沒有再多交。徐子凡也拐著彎勸了劉社長,不要為一時攀比虛報數目,紙包不住火,當社員們吃不飽鬧意見的時候,這種壓榨百姓虛報產量的行為一定會被發現,那結果絕對是慘烈的。

劉社長是聰明人,左思右想之後,便大力扶持幾家工廠,堅守住了交糧底線。雖然被其他公社的社長嘲諷過幾次,但這回嚴查之下,他就成了少有的誠實之人,在許多虛報高產量的社長中十分顯眼。

正好上頭提出包產到戶的政策,要先選幾個地點實施,當做實驗。徐子凡就給劉社長分析利弊,勸說他爭取到了這個機會,讓他們公社成為最先一批實施包產到戶的地點。

他們這裏是平原,又是黑土地,其實比實際產量的話,肯定是能排前面的。而包產到戶,自己幹自己的,農民自然能更有勁頭。雖然徐子凡他們村裏有了工人的崗位,但有些人他確實是在種地這方面特別出色,就適合種地。

徐子凡他們村裏的土地按人頭分了之後,就讓不想種地的人把自家的地外包給擅長種地的人。家裏沒有壯丁的比如吳家,耕種時還可以雇人來種。他們村發展壯大之後最大的好處,就是變得格外團結,且漸漸成為了徐子凡的一言堂。他雖然不做官,但在這東方紅生產大隊,絕對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他們村分地是不分男女老少,直接按人頭分的,蘇晴也分到了一塊地。她當然不想種,直接把地包給別人了,吳大娘看她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特別能花錢,氣得夠嗆。懷疑她去黑市賣東西又沒證據,而且真叫她被人抓住還連累他們,整天提心吊膽地盯著她。

而蘇晴等了兩年還沒等來隨軍的消息,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在處理完土地的事之後,她就開了探親的介紹信,跑去部隊找吳志剛了。吳志剛這兩年根本沒回來,蘇晴要去探親誰也不能攔,順利地去了部隊。

家屬去部隊可以住一個月,她到了部隊後,吳志剛對她不熱情也不冷漠。就像普普通通的夫妻,沒多少交流,一起過日子而已。然後蘇晴就知道吳志剛已經有了自己的單獨住處,可以讓家屬過來了。這次她沒鬧,她一直知道要想以後過得好,必須跟吳志剛關系更親近點,當然就開始做賢妻了。

而吳志剛所在的部隊離城市不遠,她逛了幾次,發現這邊有好多東西是家裏那邊沒有的,價錢上也不是很貴。所以她提都沒提隨軍,只說以後會經常來看吳志剛,但不會過多打擾他。實際上她在回家的時候,就買了兩大包東西,藏藏掖掖、小心翼翼地帶回了家中,在黑市賣了一千塊錢!

看似錢不少,但路上真的十分緊張,而且特別累。蘇晴幹了一次有點吃不了這個苦,決定半年跑一回就差不多了,她就開始了每半年探親一次,一次回來掙個一千多塊的日子。平日裏她也不會每天做頭花、衣服去黑市賣了,有了幾千塊存款,她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輕松了很多。

她依然一個人住在舊房子裏生活,慢慢的,她覺得這樣還挺好。不用伺候婆婆、不用照顧小姑子、不用給男人洗衣做飯,家裏就她一個人,手裏有錢、有糧,過得不知道多舒服。想到未來幾年,百姓徹底自由之後,她還可以想去哪去哪,她就體會到了重生的好處,高興起來。這一高興,她也不盯著別人了,畢竟在她眼裏,村裏這些人在改革過程中指不定都得落魄。

她不再盯著其他人了,其實村裏也沒人盯著她。當初她那些事已經過去好幾年了,現在有人提起她也只覺得是個沒什麽存在感、不願意幹活的軍嫂。大家都還記得她性子不好,所以也沒什麽人跟她來往,都忙著提升自己拿到更高一級的工資呢。

又過了兩年,一些改革的成功讓上面有了大動作,直接解散了公社!好多弄虛作假的社長被問責,好多有職務在身的小官沒有編制,不算是官。而他們公社由於各方面非常出眾,劉社長被提拔為市長,他們這裏的一切幾乎都沒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