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5/6頁)

總之,清漪當天帝,還是不缺人給她當官,修士有一點和人族不一樣,當官天庭不用給錢,這點是她最滿意的。

雖說天庭仍然有處罰修士、闡教司法體系也殺過修士,但是天帝和天庭新政府仍然得到上下擁戴,天帝也被洪荒稱為“仁君”。

過了十年,龍君遇上大劫,大雷降下,震動洪荒,龍君如玄青一樣用內丹擋雷卻仍然保不住身體。他魂魄離體,身體被滅,而魂魄也七零八落,還是龍族用凝魄燈給他重聚魂魄,然後只能轉入輪回,將要投胎為凡人。

之前水神共工撞倒不周山,又因龍族天庭的危機,對天水降人間之事疏於管理。人族文明一個量劫輪回後重新大興,但至舜帝時期,人間大洪水越發嚴重。

也正在此時,清漪賣給龍族一個面子,恩典龍君殘魂投胎為人,乃為軒轅黃帝後裔,名曰“禹”。

(注:一說共一撞倒不周山才造成大洪水,後才有“女媧補天”。但大洪水又有牽扯“大禹治水”的。也有些版本共工撞倒不周山和“女媧補天”完全不相幹。本文反正是揉雜的,女媧補天發生在幾十萬年前,不要太考據。)

後來“舜”禪位給大賢之名的“禹”,“禹”帶領人族疏通河道,治理了人間洪水之禍,得到功德,建立了夏朝。

清漪不知道按照正常封神傳說,龍君殘魂是不是也投胎為禹,不過龍族這“家天下”的風格,禹倒是仍然不變的。禹卻也因為“家天下”,功德氣數傳於子孫後代,無緣再登仙班。

人族帝王成神的有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可禹去逝後,卻再入輪回,永世為人。

龍族看透天數,此事也不可挽回了,對於禹的後來轉世也不再執著,但是暗中還是比較照顧夏朝。

雖說此時龍族和鳳族都共同擁護清漪為帝,但是鳳族要與龍族扛精的性子還是不變。夏朝中期,鳳族的四王子妃玄鳥(注:有人稱玄鳥為燕子,但近代郭沫若因為《離騷》中的”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 認為玄鳥是鳳凰)在人間生了一顆蛋,被人間女子“簡狄”吞下肚去。簡狄因此懷孕,生下了“契”。

契的後人部落逐漸強大,到十四代湯時,桀暴虐不仁,夏朝氣數已盡,湯興兵滅了夏朝,建立殷商。

與夏朝以“鯤”(注:屬龍族)為圖騰不同,殷商以“玄鳥”(既鳳凰)為圖騰。

人界是三界之基,之前有夏朝,龍族雖然沒有了天帝,仍然繁盛如舊,此時商朝大興,則鳳族大興,鳳族金仙以上修士竟也達二三十位,總數勝過了龍族。

就連龍族的絕對勢力範圍的正神崗位,都被鳳族能人搶走好幾個。這是公開競聘的,龍族原本有前任開路的優勢仍被鳳族能人奪走,也是無話可說。

清漪發現原來上古的神話歷史站在“天帝”的角度看還是這麽有趣的,作為天帝,她禮遇禪讓擁護她登位的龍族。可是龍族還一直延續著他們的囂張強橫對她和三界都不是好事。有鳳族為刺頭在體制內爭一爭,她這個天帝就作作壁上觀了,為帝者的權謀制衡之術。

而在龍族與鳳族在人間上演一出心機婊的時候,三清道場昆侖山也因為闡教和截教兩派門人眾多,顯得擁擠不堪。她也就無心多關注已淪為配角的玄青及龍族。

而闡教最講究一個腳根出身,看著截教中什麽下賤妖族都來昆侖山學藝,又時常誤闖玉清仙境,也是惱怒非常。

幾百年來,闡教眾仙雖然“執法殺人”習慣了,也極力克制,因為“誤闖”不是死罪。於是闡教十二金仙上書天帝清漪,要求增加法律條款,擅闖玉清仙境的“外教門徒”殺無赦。

上清知道此事後,心底也有火氣,十二金仙敢這樣上書,背後要說他的好二哥玉清元始天尊不知道,他是不相信的。三清本為一家,這口口聲聲說“外教門徒”,就差說他截教是異端了。

還是清漪勸了勸他,說昆侖山現在確實修士多如狗,大家都有苦衷。

按照清漪來看,昆侖山現在是一人一個洞都沒有了,早無從前的景色秀麗。

而且那些畜牲腳根修為又淺了些的弟子控制不住自己,隨地大小便,隨地交合,隨地下蛋生仔,確實讓講究“貴族修養”的闡教上下忍無可忍。

清漪覺得如果是自己,那麽多生物在自己地界或家門口天天亂轟轟大小便和上演島國片,自己也要發瘋,如此來看元始天尊能忍這麽多年,也算得上兄弟情深了。

此時因果早就亂了,還沒有到非此及彼的矛盾,清漪還是規勸自己的道侶丈夫上清。

她問了他一個問題:“提倡眾生平等是不是等於提倡腳根越下賤,它做什麽就都有理了。如果賤者為榮,那何必修道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