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4/7頁)

慧明聽了他們的訴苦,勸他們多積德行善,二人卻並不覺得是金玉良言,施舍了一碗飯給他。慧明也不嫌棄,微笑吃完告辭。

沈張氏卻看慧明走時掉下一包東西,她本就有貪心,打開一看,竟是五百兩銀票,心砰砰直跳,忙趁無人時收了起來。

相國寺本是名刹,達官顯貴常添香油,而慧明原是無因大師高足,佛法精深,俗客施的香油錢很多,從前他沒有將這些多放心上。知與父母只有這一面之緣,這是他唯一能盡的孝道了。

但慧明覺得這樣用了香油錢怕是對不起施香油錢的施主,師父身死名敗,而他也許要修一回苦行僧了。從此,慧明的步伐二十年間踏遍萬水千山,佛法高深,普渡眾生,二十年後還被宣宗皇帝冊封。

王薇從父親那得知沈俊的官是罷定了,她年紀輕輕怎麽能隨他回鄉去當個村婦?於是京城又一場震動京城百姓的和離事件發生了。

沈俊現在什麽都沒有了,王薇是他手中唯一的一張牌,如何願意和離?沈俊就想用這樣的方法保住媳婦,因為媳婦手中才有錢。他是鄉下出來的,知道回去會是什麽日子。

王閎不得不為女兒出面,鬧到公堂和離。

於是東京的百姓有幸目睹了這場別開生面的和離大戲。

沈俊為了抓住王薇,連她主動勾引,婚前成就好事的事都說出來,此時她是沒有立場全身而退和離的。

王薇一聽急了,就將她在坐月子期間,沈俊淫遍她身邊的婢女和奶娘說了出來,並說出他很多下賤的行徑,包括向他討錢用時的樣子。

百姓聽了不禁唏噓不已,範英範大人瞠目結舌。

兩人狗咬狗一嘴毛,但是王尚書氣呼呼地力爭和離,沈俊此時不過平民。

還是王家賠沈家三千兩銀子的前提下,沈俊和王薇才和離,王薇帶走了孩子,沈俊也沒有爭。

在他想來,他還有十四個兒子要養,還有那麽多女人。

但是王薇更狠,沈俊把此事鬧大,還刮走了三千兩銀子,怎麽能不讓她恨?

此時她已經不是他的妻子,也不用裝賢慧了,兩個奶娘的賣身契她沒有,但那十二個丫鬟的身契都在她手上,這是她的底牌。

於是,她一次性將這些丫鬟都發賣了,人牙婆子去沈家提人,一場妻離子散,生死離別發生在眼前。

但是這事沈家就算求到官府也沒有用,賣身契實打實的。從前說了一條心求生存的十四個小妾,這時才發現她們的天真。

王薇不發狠招是因為沈俊的前途還有希望,沈俊對她恭敬,王薇沒有更好的退路,才不撕破臉給東京關注他們家的人看笑話。而一旦他沒有價值,王薇捏死她們如螻蟻一般。

一個個沈家的孩子沒有了母親,沈二良、沈張氏和沈俊三人如何顧得過來十四個孩子?

沈俊想想都養不起,再者有這麽多孩子,將來如何續弦?沈俊打算留下其中三個最聰明的孩子,其他孩子都賣掉,沈張氏再舍不得,也知道他們是養不了的,於是同意了。

找了牙婆,帶走了十一個孩子,這些孩子也六歲了,知道事了,見母親被賣,父親又不要他們也將他們都賣掉,悲從中來,個個在路上哭得淒慘。

百姓見了,無不背後說沈俊簡直喪心病狂,不是東西。

趙清漪讓趙純將孩子和王薇的丫鬟們都買了下來,然後由他出面將賣身契放還。丫鬟們跪求趙純收留,原為奴為婢,但趙純拒絕了。

趙純說:“我準備請先生辦個族學,不管如何你們的孩子與我有點關系,他們可以免束修來我趙氏族學上學,但是必須好好讀書,不然你們就為孩子另謀高處。至於你們,我母親打算開個工廠,你們要是想糊個口,到時可以去我母親的工廠求職。只要勤勞肯幹,心懷道義,總有一絲出頭的希望。但若是心術不正,就沒有你們容身之地了。你們雖然可憐,但我趙純卻不欠你們。我母親說了,我出手是我的仁慈,不出手是我的道理,你們好自為之。”

這也是趙清漪盡可能的為自己做下的事彌補,這些丫鬟在原主前世雖然都對她見死不救或落井下石,但是她們本就是王薇的丫鬟,忠於她也無可厚非。她們出身底層,當初的身份立場並不是自己選擇的,所以總要給她們一絲機會。

……

離京前一天,沈俊想著做了半生的榮華夢,此時一無所有,忽然想起了他一直不敢見的趙懷方,他的啟蒙恩師。

沈俊提起了勇氣敲開了隔壁趙家的門,原以為他將面對冷言冷語的驅趕,沒有想到下人直接將他引了進去。

趙懷方在院中的亭子中見了他。

“……先生……你還和從前一樣。”沈俊澀然地說。

趙懷方道:“你卻和從前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