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番外 身前身後名(第2/3頁)

趙九福一聽不樂意了,說道:“閉嘴,你才沒看歷史書,上頭明明白白寫著呢,文帝大方,允許趙九福收取瓊州本地的禮物,回京之後,文帝仁帝榮帝和武帝四個皇帝,對他的賞賜也越來越多,他用得著貪汙枉法嗎?”

有人站在趙九福這邊說道:“就是說,趙九福一輩子致力於完善大周的律法,他自己若是貪汙的話,那豈不是作繭自縛。”

“就是,趙九福就是長得好看,有才華,還專心專情,一輩子只愛一個人,你們這些凡人是不會懂的!”這麽說的一般都是女生。

“哎哎哎,你們說趙九福是不是真的很帥,史書上寫他面如冠玉,絕色出塵,是大周有名的美男子,甚至年近五十的時候還被公主纏著要嫁,那模樣肯定不會不好。”

“得了吧,那個公主自己都快四十歲了,要不是趙九福那時候有權有勢,她能看得上一個糟老頭子,五十歲的人長什麽樣你們心裏頭沒數嗎,女人就是眼皮子太淺。”

這下可好,一下子引發了女生和男生的戰爭。

女生跳起來叫道:“你有沒有文化,這可是史書裏頭寫著的,周武帝出宮探訪興親王的時候,他年近九十,還是面色紅潤,無皺,宛如五十,那他五十歲的時候,可不就跟二十歲差不多,這可是史書記載的,不是野史瞎說的。”

“快省省吧,周武帝把趙九福當親爹看待,趙九福辭官之後每隔幾年都要下江南探望他,史書還不是皇帝盯著寫的,美化一下趙九福怎麽了?”

“你瞎說,史書上寫的一定是真的,趙九福本人肯定長得比張舉還要帥。”

張舉就是歷史老師深惡痛絕的電視劇裏頭,那個扮演趙九福的人了,一聽這話,男生就說了:“還什麽專心,趙九福與嚴玉婷的二三十,與安樂公主的外傳,與李太後的二三十,你們都選擇性忘記了是不是?”

“這些都是汙蔑!”女生快要被氣瘋了,在正史裏頭,趙九福一生與妻子十分和睦,生育了三個兒子,而且對其他女子向來不屑一顧,從未有過親近的時候。

但不知道從哪朝哪代開始,也許是某一個不喜歡讀書,偏偏被家裏頭人硬是塞進了小學的人,出於對趙九福的羨慕嫉妒恨,就故意寫了這些書,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也就是一知半解的那些人才會相信這些外傳。

眼看兩邊要吵起來了,忽然有一個人說道:“其實你們都說錯了,趙九福確實是容貌上佳,這一點無可厚非,至於老了是不是還一樣年輕,咱們恐怕是沒辦法知道了。”

“不過他專情不專情無人知道,他跟大周皇帝那不可不說的二三事,可是有不少手記傳下來的,這一點總不可能也都是假的吧。”

“你胡說你胡說你胡說。”一個女生都被氣哭了。

也有女生喊道:“那個什麽李松仁是趙九福的政敵,還是被他從戶部尚書的位置上趕下去的,他肯定是心懷不滿,所以才故意在手記之中汙蔑他跟仁帝的關系。”

但這時候女生裏頭卻出了叛徒,訥訥說道:“其實也不一定,你們想啊,仁帝可是皇帝,據歷史記載,他還是個十分苛刻的皇帝,這種苛刻不是說他濫殺無辜,而是對自己,對身邊的人標準都很好,據說當年有一個妃子喜歡吃鴨舌頭,有一次就吃了一碗二十根,結果仁帝知道之後痛罵她太過奢侈,直接將她貶為宮人。”

“可就是這麽一個苛刻的皇帝,為什麽對趙九福這麽好,每年送出去那麽多的金銀珠寶,據說當時史官都寫的不耐煩了,伺候常常記載為送寶十箱,這不是仁帝的作風啊,要是文帝的話還可以理解,仁帝這麽做確實是很讓人懷疑了。”

“這有什麽,趙九福才華出眾,是仁帝的左膀右臂啊,送珠寶有什麽奇怪的。”

“送珠寶不奇怪,但送孩子總奇怪了吧。”那女生翻出一本書,指著上頭說道,“你看,魏昌榮第一次出海回歸,仁帝將一小兒贈與趙九福,常常一塊耍玩,甚至還道此乃朕與阿福之幼兒,十分可憐可愛。”

其他人想破腦袋也沒想到史書上有這一段,就聽見那女生繼續說道:“還有這裏,仁帝愛飲茶,最愛趙九福親手所烹,常言道明鹿之茶天下難有。”

“這是什麽,這就是基情啊,我反而覺得嚴玉華其實是□□,你想啊,又不是自由戀愛的,趙九福憑什麽為了一個女人一生守身如玉呢?”

很快有人反應過來不對勁了,首先是女生罵道:“腐女走開,你們圈地自萌就算了,別來打擾別人,趙九福與嚴玉華就是一生一世一雙人。”

也有男生喊道:“就是,趙九福身邊那麽多的美女,他權利那麽高,玩什麽不好偏偏要跟仁帝在一起,仁帝就是個病秧子,脾氣也很差,連老婆多吃點鴨舌都要罵人,誰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