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回京(第2/3頁)

孫耀祖身上發生的事情與他毫無關系,這事兒要從孫耀祖的職位開始說起,他是順天府的通判,這個官職說大不大,在京城這地方壓根不起眼,但說小的話也不小,至少責任不小。

所謂通判,掌管的是一個地方的糧運、家田、水利以及訴訟等事項,對長官還有監察的責任,但實際上誰都知道,在順天府的通判也就是負責一下民間的訴訟而已。

說到底順天府這地方是天子腳下,別說一個小小的通判了,就是順天府府尹也有很多不能為,更多的時候都是打打圓場的事情。

孫耀祖這些年來,做的最多的就是民間雞毛蒜皮的訴訟案子,但比起上頭大人們的官司,他還寧願在雞毛蒜皮裏頭打轉,至少不會出事。

但孫耀祖小心翼翼的沒出事,這一屆的順天府府尹卻出了一件大事,據孫光宗所言,這位府尹大人故意為難從外地回京訴職的官員,從中謀取利益。

回京訴職的官員多少都要出血,不管是吏部還是順天府的人員都需要打點,這是朝廷上下都有的默契,一般來說為難會有,但絕對不會過分,畢竟鬧大了誰都好不了。

若真是你情我願的話,這位府尹也不會倒了大黴,他本是按照慣例來,誰知道偏偏遇到了一個愣頭青,這位閩南過來的知縣鐵青松鐵大人,偏偏是個寧折不彎,威武不能屈的人。

這位府尹也不知怎麽昏了頭,遇到這麽個硬骨頭不但不避開,反倒是來了勁兒,鬧到最後鐵大人心一橫,烏紗帽也不要了,直接敲響了宮門口的登聞鼓。

於是原本的小事變成了大事,原本的潛規則變成了赤裸裸的威脅勒索,這位鐵大人挨了一百大板,也拼著在皇帝面前告了禦狀,認證物證俱在,順天府尹不倒黴才怪。

皇帝驚天一怒,把順天府尹下了大獄不說,還直接把順天府上上下下收拾了一遍,孫耀祖天降橫禍,也被一同關了進去,罪名就是同流合汙。

要說孫耀祖從未拿到過順天府分發的好處,趙九福肯定也是不信的,比如他在翰林院的時候,每個季度都能拿到相應的冰敬炭敬。

但要說孫耀祖為了區區一千兩銀子參與了訛詐,趙九福也不覺得,孫家是大富之家,雖說只是戴河鎮的首富,但實際上這些年的生意遍布大周朝,孫光宗還未中舉的時候,時長花銷就遠遠不止這個,孫耀祖完全犯不著為了銀子犧牲仕途。

趙九福皺了皺眉頭,開口問道:“光宗,你確定此事耀祖大哥沒有參與嗎?”

孫光宗連忙開口說道:“真的沒有,平時的冰敬炭敬大哥也是拿的,但這種外地訴職的官員,大哥向來是不參與的,他被抓之前同我說過,那位府尹十分愛財,這種橫財向來不許他們插手,只是沒想到還是被牽累了。”

若真的如此的話,這位愛財而小氣的府尹倒是幹了件好事,只是牽累確實是牽累,從大周律例來說,孫耀祖其實也是觸犯了一部分律法的。

大約是看他臉色不大好,孫光宗忍不住落了淚,連聲說道:“出事之後大嫂回娘家求助,結果那邊連門都沒開,我也是實在是沒辦法了,阿福,我不求你能幫幫大哥,只想著能想辦法進去再見大哥一面,無人打點,也不知道他在裏頭吃了多少苦頭。”

趙九福微微嘆了口氣,看著孫光宗哭得稀裏嘩啦的樣子心頭也不好受,只得拍著他的肩頭安慰道:“你放心,我這就派人去打聽,能不能把人救出來還不知道,但在獄中打點幾分還是能做到的,你先回去準備一些東西,到時候好帶進去給耀祖大哥吧。”

孫光宗沒想到他竟能一口答應下來,一瞬間忽然理解了哥哥曾經說過的話,他說過只同窗無數,卻羨慕自家弟弟能有一個好友趙九福。

他抹了抹眼淚,雖然知道趙九福並不需要他的感謝,但還是說道:“阿福,謝謝你,沒有你的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說完這話,他又咬了咬牙說道:“能見大哥一面我就滿足了,若是此事會牽連到你的話,後頭你也不要再插手了。”

倒是趙九福搖頭說道:“我是翰林院的人,與順天府向來沒有打過交道,想必陛下也不會希望事態愈發蔓延,牽連倒是不至於,只是想要救出耀祖大哥怕也不容易。”

孫光宗自然早就知道這點,其實這段時間他日日夜夜拿著銀子去走門路,但這風頭上願意收錢的人都少,大嫂回娘家哭訴了好幾次,倒是也進門過一次,但那邊竟是讓她直接合離,一點力氣都不願意花,如今他大嫂病在床上日日哭泣,顯然是對娘家失望了。

在趙九福回來之前,孫光宗就像是個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鉆,錢送出去不少,但路子一條沒找到,回到家中還不得不安慰年幼的侄子和病倒的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