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2/2頁)

嚴老夫人先說了趙九福的種種好處,又開始提他的壞處來:“只是這壞處也顯而易見,他出生一般,家中怕是無恒財,這其實不算特別不好的地方。”

不知道想到什麽,嚴老夫人嘆了口氣,繼續說道:“祖母想說的壞處,是他的脾性都是在鄉間養成的,家中父母想必對唯一有出息的孩子也看重的很,如今他們不在身邊,嫁過去的新娘子尚且能夠做主一二,但若是將來住在一起,富家大戶的小姐跟他們能不能過到一塊兒去可無人知曉,你喜歡種花,我卻只喜歡種菜,想必就算是一個屋檐下也了無趣味。”

嚴老夫人又道:“祖母當年的閨中姐妹也有下嫁新晉進士的,若是男人不得力,一輩子便比姐妹差一頭,若是太得力,發達之後反倒是有怪妻子當初不給面子的。”

“若你是庶出,趙九福倒是個好選擇,但你可是我嚴家的嫡長女,誰也不能越過了你去,你是個聰慧的孩子,應該明白祖母的話,是不是?”

嚴玉華自然知道祖母的擔心,無非是自己嫁給趙九福的話,將來趙九福官職不高,那麽她只能在繼妹面前矮一頭,若是發達了,又怕他不惦記著原配。

只是她第一次對自己的婚事有了猶豫,好一會兒才問道:“若趙大人並不是那等人呢?”

嚴老夫人若還不知道孫女動了心就白活了,皺了皺眉,嘆氣說道:“玉華,雖說祿國公府的婚事不能成,但你依舊是朝中三品大員的嫡長女,想找到門當戶對的親事並不難。”

嚴玉華沉默了一會兒,卻還是說道:“祖母,孫女知道您疼我,願意為我謀劃,但孫女志不在此,否則當初也不會同意娘和妹妹的提議。”

這一刻的嚴玉華想了許多,旁人只以為她在嚴家十分受寵,不管是嚴老夫人還是嚴大人都對她十分看重,繼母白氏也只敢不輕不重的為難幾分,甚至不敢做的太過。

但嚴玉華卻心知肚明,祖母疼愛她確實是疼愛,卻比不得整一個嚴家,更別比不得自己的親兒子,父親的疼愛卻浮於表面,與其說是真的疼她,不如說做出個樣子給王家看,給外面的人看,讓人忘記當年他的冷情。

沒有人知道她從來不想嫁到祿國公府,這才故意讓那母女倆搶走了婚事。祿國公府聽著名頭響亮,其實裏頭早已腐朽,與她定親的那一人更是風流的很。

一旦嫁進門,不說嚴大人,就是嚴老夫人也絕不可能為了她得罪祿國公府,說不得家中還指望靠著祿國公府得力一二,那她的日子可想而知。

若是花費無數的心力,嚴玉華也不一定過得不好,只是那樣子的好從來不是她想要的。

真正的好人家誰不知道嚴家如今的情況,父親身體不好,在吏部也如同虛設,真正門當戶對的人家看不上她,能看上她的多是家中不爭氣的。

祖母說趙九福有多般的壞處,她身上可不是也有,看似門第高,但其實娘家並未多少助力,不過是個好看的空殼子而已。

唯一值得說道的,大約是她的嫁妝估計還不錯,但要知道她是原配所出,如今掌管嚴家的卻是繼母,父親的兩個兒子也不都是她同母兄弟,想必將來關系親近不到哪裏去。

聽完嚴玉華的話,嚴老夫人忍不住有些意動,等到這一日的晚上嚴大人過來,不經意的提起了長女的婚事,無非是催著她早些定下來,這樣祿國公府的婚事也能趕緊辦了。

嚴老夫人這才意識到,她可以等,但白氏母女倆,甚至是自家兒子卻是不想等了,她晚上扒拉著合適的孫女婿人選,卻發現四角俱全的哪裏那麽好找。

有了心思,嚴老夫人才開始派人細細的打聽趙九福為人。

這段時間打聽趙九福的人實在是不少,不過趙九福的口碑十分不錯,同僚都願意為他說好話不說,平時行事作風也幹凈,明明家中沒有內眷,卻也從未往煙花之地亂走。

百般打聽下來,嚴老夫人也不得不承認趙九福確實是不錯,雖說不知道他家中情況如何,但那也是皇帝親口誇過的孝悌之家,想必也不是那種鄉野粗俗無理取鬧之人。

再者孫女雖然不算熱衷,心中卻有幾分樂意,嚴老夫人猶豫了幾日,這一日總算是找到了顧老夫人,想要結一個秦晉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