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鬧事兒(第2/2頁)

現在相互責怪也於事無補,更有人恨到:“現在只希望大人們手下留情,只關我們幾日就把人放出去,若是影響到以後考試的話,只怕……”

話未說完,但後頭帶著的可能性讓大部分人都驚惶起來,他們出來靜坐就是熱血上頭,現在冷靜下來卻開始擔心以後了,若是考官心腸冷硬一些,直接因為這件事罰他們不能參加以後的科舉也是有例可循的!

光是這個猜測就讓被關起來的考生們嚇得半死,不少人都想法設法的找牢頭帶消息出去,指望家裏頭能找找門路,免得他們真的被處罰。

幸好王翰林雖然脾氣暴躁,行事更加的粗暴,卻沒有對考生們趕盡殺絕的意思在,他到底還是知道科舉的不容易,雖說這次考生們靜坐的事情惹怒了他,但也沒打算大規模的懲罰。

在知道王翰林只打算嚇唬一下考生之後,李學士對這群被關起來考生也采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他原本就不是愛攬事的人,知道不會出大事即不管了。

相比起已經悄無聲息被關起來的人,批卷的事情顯然更加重要,別看這兩位考官都有些不靠譜的樣子,但沒點真才實學還真做不得主考官的位置。

就說王翰林吧,他的脾氣急如風暴,但文采卻是連皇帝都親口誇過的,一手好字更是出名,常有人不惜頂著他的壞脾氣上門求字,可想而知他的文采多出色了。

而李學士略差一些,但在內閣的時候卻是幾個尚書都誇過的人,更常常伴君左右,皇帝下發的政令修飾據說有一半都出自他手。

有他們二人來,其余閱卷的考官不過是起一個篩選的作用,但凡是拿不準的都會提到他們這邊來看,以免自己看不準誤了別人的仕途。

因為靜坐一事,王翰林對那些考生厭惡至極,這時候又看見一張考卷上面有暈開的水滴,頓時不滿的說道:“怎麽還把汙卷留著?”

下面的考官不敢回答,最後還是李學士說道:“這考卷汙點的地方不多,字跡也還算幹凈,不如還是算了吧。”

王翰林卻毫不猶豫的說道:“天氣異常,前一天有大片的火燒雲,這些考生不查已經是第一錯,入睡之前不能將自己的考卷收好,這是第二錯,連錯了兩次之後還不能及時彌補,反倒是將臟亂的卷子交上來侮人眼球,這是第三錯。”

王翰林言辭犀利,看著李學士的眼中帶著幾分不贊同:“這些考生錯上加錯,甚至還企圖用靜坐的手段威脅考官,難道李學士還覺得可以放任嗎?”

“在老夫看來,這些考生自己犯錯卻不自知,只將這份怨氣責怪到老天爺身上,可見既沒有遠見也沒有胸懷,根本不值得仔細一看。”

見王翰林的態度堅決,甚至將那些試卷推到了一邊,李學士也沒有繼續堅持,不得不說他的性格軟綿,實在是很好被人說服,王翰林噼裏啪啦的一頓說,他頓時也覺得這些考生不值得同情,明明之前多種跡象都在,偏偏他們自己不知道注意。

這兩位大佬都同意的,其他的考官雖然還是覺得不好,也不敢當著王翰林的面說出來,轉念一想以往的汙卷確實是會被冷落,頓時也沒覺得哪裏不對勁。

於是在許多考生不知道的時候,他們但凡是保存不當,被雨水弄濕過的卷子都失去了評卷的資格,這次鄉試之中,竟是有三分之一考生的卷子都不能使用了。

不是沒有考官覺得不妥,只是在王翰林的一言堂之下,他們面面相覷也只能認了,反正若是不給考生機會,上達天聽最多也就是說他們過於嚴苛了一些。

閱卷時候發生的事情無人得知,那些考生被關了兩天之後也都被放了出去,一個個就跟被嚇壞的母雞似的,恨不得整天都縮在自己的窩裏頭不動彈,生怕再被抓起來。

不得不說,王翰林的運氣也實在是不錯,這次鬧事兒的考生看似膽子大,其實一個個的想法並不多,他強行關押的行為若是放在其他地方,再出一個硬脾氣的考生,怕是到了最後會變成人命官司,真到了那時候可誰都討不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