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較勁(第2/2頁)

好聽的話說完,其他人果然沒有在追究月考名次的事情,這事兒算是風輕雲淡的過去了。

私底下,趙炳生卻嘀咕道:“孟志明這家夥有病吧,他自己不好好讀書,還老是找你的麻煩,我看他那個秀才都不知道怎麽來的。”

“趙兄,慎言!”胡明河冷聲提醒。

趙炳生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連忙閉嘴不再提起。

孫光宗家與孟家有聯絡,倒是對孟家的事情知道一二,低聲說道:“他最近怕也過得不容易,原本長子嫡孫的備受栽培,如今他繼母生的兩個嫡子也長大了,偏偏他自己卻不成器起來,娶的妻子也據說有些不妥當。”

孟家後宅的事情孫光宗其實也是一知半解,但是隱隱約約聽他親娘提過一句,這位孟志明的繼母可是個面慈心苦之人,對待原配留下來的孩子怕好不到哪裏去。

“那也是他家自己的事情,幹我們什麽事。”趙炳生淡淡說道。

趙九福也不關心別人家的事情,他自己家的已經顧不過來了:“行啦,不用管他,對了,你們東西都準備好了嗎,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可一定得說。”

趙炳生笑道:“放心吧,我跟幾位同窗一塊兒出發,這樣路上也有照應。”

他們一走,下一次的月考參加的人就會少許多,趙九福心中琢磨著自己能不能拿到一次第一名,畢竟原本的第一名徐暉也會去參加這一次的鄉試。

說鬼的容易遇鬼,趙九福剛琢磨著人家的第一名呢,下學之後就在路上遇到了徐暉,或者說,這位徐暉是在路上特意等著他。

趙九福心中驚訝,雖說他們一個是第一名,一個是第二名,但其實兩個人基本上沒打過交道,徐暉是個典型的獨行主意者,從未見過他身邊有什麽朋友同來同往。

平日裏,徐暉不是讀書就是早早的離開回家,趙九福就是想要打交道都找不到時間,要說起來這麽打照面的次數都少。

徐暉的年紀其實並不大,在趙九福入學之前,他就是縣學裏頭最為出色的一名年少英才,以十五歲的稚齡考中秀才,之後又苦讀了三年才參加這一屆的鄉試。

而現在,徐暉像是一根青竹似的站著,等趙九福走得近了,他才開口說道:“若我不在,你考中了第一也沒什麽好驕傲的。”

趙九福微微挑眉,沒想到徐暉對自己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般挑釁高傲的,實在是與他平時淡漠的樣子不太相配:“不管是第一還是第二,盡全力就對得起自己。”

徐暉見他一副不在乎名次的樣子,微微皺眉說道:“你值得當我的對手,只可惜你的心太散,將心思放到了書本之外的地方。”

這番中二的宣言倒是引起了趙九福的注意,他仔細打量這位徐暉同窗,見他臉色有些蒼白,一看就知道是不常曬太陽而導致的蒼白,典型的文弱書生模樣。

“徐暉,我不知道你是怎麽看待讀書的,但在我看來,凡是能學的東西,都是可學的,並不局限於書本,書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擡頭看看身邊的人才能學到更多。”

徐暉顯然不認同趙九福的想法,忽然嗤笑一聲,用一副看朽木的眼神看他,隨後就直接走了,顯然是覺得這位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的學弟也沒有什麽可交談的。

趙九福一臉無語的站在原地,忽然聽見旁邊有人問道:“就是因為如此,你才願意面對顧訓導的刁難,想通過他的考驗學到更多的東西嗎?”

趙九福又是一臉無辜的看向來人,果然是一直固執的認為他被顧訓導為難的孫訓導,這位老夫子一臉感動的看著他。

趙九福都有些猜不到這位老夫子到底在想什麽,只得說道:“先生,學生的意思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學可以學,做可以做,問心無愧即可。”

孫訓導不知道聽明白了沒有,點了點頭說道:“也對,就算他為難你,但該教的東西都教了,哎,只是難為你一個孩子,讀書之余還得打掃馬廄。”

趙九福差點沒伸手拉住走遠的人,孫訓導,您到底是從哪兒腦補出來的,難道在您老眼中我苦練琴藝,跟閃電打好關系都成了忍辱負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