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客似雲來(第2/3頁)

畢竟都是好的變化,老趙頭對此也樂見其成,這一日喊大家夥兒都過來不是為別的,而是因為之前老陳氏嘗試著制作的蜜餞已經好了,他們嘗過之後都覺得味道不錯。

原本早就該好了,只是今年趙家事情多,先是趙九福得考試,後頭四個媳婦陸續懷孕,後面又出了牌坊的事情,弄得老陳氏差點沒把蜜餞給忘了。

“爹,娘,阿福。”趙家兄弟紛紛落座,分家之後板凳一直都不夠了,趙家男人不約而同的把位置讓給媳婦,自己就站在旁邊,趙老大不講究,索性擦了擦地面就盤腿坐了下來,其余兄弟頓時有樣學樣。

老趙頭掃了一眼幾個兒子,又看了看挺著肚子的幾個媳婦,這才開口說道:“這是你們娘做的蜜餞,你們啥都別問,先過來吃一顆嘗嘗。”

趙家兄弟滿肚子的疑問,暗道莫非二老把他們喊過來就是吃蜜餞,不過老趙頭都這麽說了,他們就真的開始吃,這一吃倒是覺得味道真不錯。

等他們一個個都吃了,老趙頭就問了:“嘗完了,覺得味道怎麽樣?”

趙老大頓時抓瞎,跟著老爹大眼瞪小眼:“好吃是挺好吃的,就是不頂餓。”

趙老二以前在鎮上雜貨鋪也賣過一些蜜餞,倒是有幾分考究:“這蜜餞的味道很正,帶著幾分胃酸,吃一顆就開胃,質量很是上陳。”

趙老三一聽質量好,趕緊又吃了一顆,這才說道:“確實是好吃,爹,這也是被人送來的嗎,估計是府城買的吧,咱戴河鎮可沒這麽好吃的蜜餞。”

趙老四卻有些奇怪,他在新亭府也打探過蜜餞生意,總覺得味道不太一樣:“爹,您就別賣關子了,我們都覺得好吃。”

老趙頭眯了眯眼睛,贊揚的看了一眼趙老四,暗道自己幾個兒子裏頭,除了阿福之外也就是老四腦子最聰明,老二也還成,就是不貼心。

“之前你們弟弟去府城考試的時候,在書店廢書裏頭翻到一本做蜜餞的秘法,他就想法子帶了回來,我就讓你們娘試試看,如今倒是真做了出來。”

“這,這個是娘做的?”趙老大驚訝的問道。

不是他不信任親娘,而是蜜餞制作不容易,這可不是簡單的曬幹就成了,若是如此的話豈不是人人都能做,村裏頭也有一些婆娘手巧,每年秋天從山上弄一些野果子來自己做蜜餞,但味道都一般,比不得如今他們吃的好。

老陳氏翻了個白眼,瞪著大兒子罵道:“怎麽,不是我做的還是你做的不成?”

趙老二腦子靈活許多,想了一下疑惑的問道:“爹,娘,你們這是什麽意思,難道是想讓我們做這個蜜餞的買賣?”

老趙頭點了點頭,旁邊的趙老大就急了,問道:“爹,這怎麽能行,咱們阿福是讀書人,如今還是聖上親口誇過的孝悌之家,怎麽能去從商?”

老趙頭也瞪了一眼心急的兒子,說:“你們先聽我把話說完,再想想這事兒能不能行。”

“咱家現在確實是有銀子了,但這銀子都是阿福賺回來的,自然得留著給他將來趕考,別的不說,若是去京城趕考的話,還不得準備個百八十兩的銀子?”老趙頭反問道,一群兒子都默認了這話,他們自然不會知道老倆口如今藏著的銀錢都不只三百兩了。

老趙頭繼續說道:“分家這幾年爹也看著,光靠種地的話能得幾個銀子,你們一個個養兒育女的都不夠,更別提其他的了,難道你們就不想多掙點錢?”

自從趙九福讀書出息了,他知道這些兒子也有過送兒子讀書的念頭,只是礙於銀錢不湊手,或者孩子年齡大了才沒有行動,如今幾個媳婦又懷孕了,這事兒肯定又會被提起。

“經商自然是不能的,不然以後咱娃娃都不能讀書了。”老趙頭自然也反對經商,卻說道,“可咱們自家包一個山頭,種上果樹,果子下來了做成蜜餞,到時候再賣出去,也不能算是經商吧,這個讓你們弟弟來講。”

趙九福早就研究過這個,很快就說道:“大周朝與前朝不同,對商人的限制少了許多,吃什麽穿什麽幾乎沒有定例,不過真正的商籍之人,三代之間不可參加科舉。”

旁邊的趙家兄弟聽了就有幾分著急,趙九福繼續說道:“哥哥們先別著急,聽我繼續說。雖說如此,但其實像二嫂娘家那般,在鎮上開一個小鋪子過活的,在本朝並不算是從商。”

雖說丁氏娘家也會被稱為小商小販,但其實算不得真正的商人,不然的話趙九福去參加科考也會有一定影響,這也是大周朝律法變化之後,對商人的限制變得少了。

“大周律明文規定,從商盈利超過百兩紋銀一個月,才會納入商籍。”趙九福說,“咱們買山頭種果樹,算是農業,是地主,不算從商盈利的,只是直接售賣蜜餞的時候才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