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上達天聽(第2/2頁)

趙九福自然不知道,只是回答:“學生愚鈍,還請大人明言。”

知縣大人笑了一下,才說道:“知府大人、學政大人都對你贊不絕口,說你才學出眾不提,為人十分孝順,是我新亭府難得的大孝子。”

這話聽的趙九福心頭一跳,前前後後的事情牽連起來,他算是想明白了為什麽那兩位大人對他這般誇贊了,大約是大槐村出了一個不孝子,他們就想要拉一個孝順的典型出來,不說完全抹去大槐村的事情,至少能讓皇帝對新亭府的印象分好一些。

來龍去脈猜測了個大概之後,趙九福原本擔著的心倒是平靜下來,被拉典型並不算是壞事情,只要他自身立得住,這對他來說就是有利無害的名聲。

古代人的名聲很重要,尤其是對於將來要入仕的人而言,而不孝就是其中最大的罪名。

想通之後的趙九福只是垂著視線說道:“都是兩位大人謬贊了,學生身為人子,只是做到了自己該做的事情罷了。”

“好一個該做的事情。”知縣大人卻笑著說道,“天底下的人若都如你所想,這世間就不會有大逆不道的惡人了。”

知縣大人又說了幾句,轉而問道:“方才見你眉宇之間有幾分焦慮,可是有什麽事情?”

趙九福這一次沒有隱瞞,直接回答:“倒不是有事,只是此次來衙門辦理文書,是學生父親陪同過來的,這會兒日頭漸高,怕父親在外頭曬著罷了。”

老趙頭自然是不怕太陽曬的,他一個老農民日常都曬習慣了,只是趙九福怕自己在裏頭留的時間越長,外頭的老趙頭不知道情況心裏頭擔心。

只是這話他不能直說,換了個說法想必眼前的大人會更加滿意。

果然,聽他說了這話,知縣大人更是樂呵呵的笑道:“果然是孝子,不如就讓人把趙老爹請進來,本官跟他嘮嗑幾句。”

趙九福都沒來得及阻攔旁邊的衙役立刻就去喊人了,沒一會兒功夫趙老四有些緊張的跟著人進來了,臉上是明晃晃的擔心,瞧見兒子的臉色不好才略安心一些。

老趙頭進來之後就要下跪行禮,卻被知縣大人一把攔住,知縣甚至是和善的說道:“趙老爹,你養了一個好兒子啊,這可是為我們戴河鎮爭光了。”

老趙頭這輩子都沒見過大官,但他好歹為有錢人家做過木匠活,這會兒反應過來就說道:“這孩子能有今日的出息,都是大人教導的好。”

知縣大人覺得這老趙頭雖然是農家老漢,但說話卻動聽的很,不由又嘮嗑了幾句,瞧見老趙頭實在是有些不自在才笑道:“想必你們父子倆還有事要做,本官就不多留你們了。”

等再次離開衙門,父子倆就駕車離開了,這一次倒是沒有節外生枝,等離開衙門老遠之後,老趙頭才拍著胸脯喊道:“我滴個老天,方才縣太爺跟我說話嘞!”

趙九福撲哧一笑,反問道:“爹,您這是才反應過來呢。”

老趙頭也不臉紅,笑著說道:“可不是嗎,這可是咱們戴河鎮最大的官兒了,說話可真客氣,我老趙頭托了兒子的福,這輩子居然還能跟官老爺打了交道!”

“哎,這事兒我得回去跟你娘嘮叨嘮叨,她鐵定羨慕我。”老趙頭這麽說著,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

趙九福還得去胡秀才那邊拜訪一番,這一次老趙頭還是沒進去,主要是他跟胡秀才也說不到一塊兒去,進去了以後大眼瞪小眼的大家夥兒都不自在。

趙九福一來胡秀才果然高興,這可是他如今的得意門生,一連串的喊他留下來吃個午飯。

只是趙九福還惦記著老趙頭和老陳氏,連忙推脫了,只是把院試前前後後的事情說了一遍,又把禮物留了下來,其中自然有給他調養身體的人參酒。

胡秀才心中高興,雖然弟子不能留下來吃飯有些遺憾,但是也沒有強求,只是說道:“大人們看重你自然是好事,但你千萬要記住謹思慎行,別因為小事情不注意反倒是壞了現在的大好前程,如今你也是秀才了,先生以後也幫不得你們嘍。”

趙九福一一答應下來,又與胡秀才說了一會兒話,約好了等冬日農閑的時候辦宴再來請他吃酒,這才從胡家離開。

老趙頭一直到回到家還是樂呵呵的,回家把這事兒一說,果然聽的老陳氏羨慕不已,今天她這麽就沒跟著一塊兒去呢,去的話是不是也可以看見縣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