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我的四嫂不一般(第2/2頁)

“四弟妹還讀過書呢?”小陳氏好奇的問了一句,暗道怪不得覺得四弟妹文氣。

溫柔有些不好意思,趙老四卻興致勃勃的說道:“可不是,柔柔的才華十分不錯。”

“一個女人,哪來什麽才華。”鄧氏噘著嘴巴吐槽了一句,心中對趙老四的誇張不以為然,暗道說不定就認得自己的名字,趙老四就瞎說會讀書了。

溫柔不管他們的態度,笑著問道:“阿福,你還未說過,在私塾裏頭讀到了哪裏。”

趙九福見她似乎認真了,就回答說:“已經讀到了四書,開了年才開始讀論語,如今剛剛讀到八佾篇。”

溫柔一聽倒是更加驚訝了,她可是知道趙九福去年才開蒙,一年的時間居然已經讀完了啟蒙那幾本,開始讀論語了,若不是他的先生拔苗助長,那就是這孩子真的有幾分天賦,並不是家中公公婆婆黃婆賣瓜了。

有了這份心思,她也認真的思索起來,很快問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後頭接著是什麽?”

趙九福心中也是驚訝,要知道家裏人雖然也會讓他背書,但都是直接讓他背,他背了不管對錯,反正趙家人是聽不懂的,他們只覺得能背就是不錯的。

但是這位四嫂隨口一說,直接將學而篇的開頭背了出來,顯然不能用略讀過幾本書來形容了,要知道這年頭女子就算是讀書,多數也只是到啟蒙,後頭接著的就是女四書了,會知道論語的人少之又少,他真的好氣這位四嫂到底是出自什麽樣的家庭。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趙九福順著背了起來

溫柔頻頻點頭,眼中閃現出一絲光芒來,她從未想過跟著趙老四回鄉之後,會在這種鄉野之地遇到一個這般鐘靈毓秀的孩子。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話可知道是何意思?”溫柔緊接著又問道,她並未跳到後頭問,追問的還是同一篇。

趙九福早就聽胡秀才講過經意,就回答道:“意思是當一個人的爹還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爹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爹定下對的規矩長期不改,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聽到這裏,溫柔忽然問了一句:“阿福,你覺得這句話對麽?”

趙九福微微一愣,胡秀才是典型的儒生,覺得聖人之言都是對的,所以從來不會問他是不是也覺得對,但是趙九福從現代而來,對其中有些言論卻是不支持的。

他想了一下,還是如實說道:“一個人不管是父母生前還是死後,都能做到始終如一的孝順,那就是真的孝順了。這話並未有什麽不對的。”

溫柔的嘴角微微勾起,覺得這孩子倒是會顧左右而言他,不過有想法就好,讀書不怕你有想法,最怕的是沒想法死讀書,這樣的人是走不長遠的。

心中有了主意,溫柔露出一個笑容來,對著趙家人說道:“阿福背書一字不差,解說也到位的很,可見是讀書花了心思的,也有這個天分。”

老陳氏一聽,樂呵呵的笑道:“可不是嗎,不是我說,咱們十裏八鄉的村落,也沒有一個孩子比我家阿福出息,就是胡秀才也常常誇他。”

另一頭的鄧氏不樂意見他們其樂融融的,忽然說了一句:“四弟妹,這不是男人讀的書嗎,怎麽你也似乎熟悉的很?”

趙老四臉色微微一變,倒是溫柔臉色不變,笑著說道:“年幼時曾度過幾日書,認得一些字,後來長大了自己喜歡,就看了一些,我腦子笨,但好歹記住一些。”

老陳氏最看不得鄧氏挑事兒的樣,尤其是她挑的還是趙九福的刺,頓時不滿的看了過去,鄧氏縮了一下脖子,立刻不敢說話了。

這事兒這才算是過去了,他們卻不知道趙九福心中的驚訝,他回到房中迫不及待的盤問系統:“萬亨,怎麽回事兒,我四嫂考了我一次,怎麽還有四個積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