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女獵戶1(第2/3頁)

父母早亡後,她就在這山間做個獵戶,山裏人覺得她克父母,是不祥之人,就不與之往來,連往日交好過的人家都遠著她。

好在,這個彭三娘天生有些力氣,不輸男子,她身法靈活,靠著自小從父親那裏學到的捕獵之術,也能糊口。

彭三娘跟父親學了不少東西,她還學自己制造些簡單的打獵工具,比如弓箭、竹刀、石丸等等。

雖然也有人求娶她,但是,幾個都不如意。要麽是山腳下村裏無人肯嫁的賴漢,要麽是家裏人刻薄,要麽是身有殘疾。大家覺得她家是外來戶,而且,她還克父母,好人家不願娶她。

彭三娘自以為是個有點本事的女人,還跟著父親學過些字,長得也還端正,雖然終日在林間打獵,黑了些,可要放在山下的村裏,也算不錯的。

彭三娘一直到十八歲,都沒有嫁人,她也不著急,覺得一個人過一輩子,也不是不可以,不想湊合嫁人。

直到她無意間救了跌落山崖的書生紀深。

紀深十七歲,是城裏大戶人家的兒郎,還中了秀才,因為要回老家祭祖,路過此地。誰知,卻發生了意外。

紀深不知道,是誰害他,還以為是遇上了盜匪。

他還慶幸,叔父、嬸娘與他分頭跑了,家中長輩逃過一劫。殊不知,要害他的就是叔父和嬸娘,這一場意外,那盜匪本就是二房的叔父和嬸娘設計的。

紀深也是沒了爹娘的孩子,大房沒了長輩,紀深就由叔父和嬸娘撫養了。二房的堂弟紀喻看著聰明,可就是沒通了讀書這件事。

十幾歲了,字都寫不好,背書背不過,文章更寫得一塌糊塗。

紀家也算書香門第,依著組訓,代代子弟都要讀書考功名,眼看紀深這一代,就只有他一人考上了秀才,家門榮光都要考他了。

叔父和嬸娘對於自己兒子的不爭氣,也是非常無奈,以前以為是自家兒子懶惰,後來發現,無論如何打罵,紀喻就是不開竅。先生也說了,紀喻看著聰明,但是,於文章一事上,實在愚鈍,沒有必要再讀書了。

二房的兩口子看看自家兒子指望不上,就捧著中了秀才的聰明侄子紀深,希望他將來考了功名,做了官,也能沾沾光。

可是,他們兒子紀喻突然有一天會讀書了,做的文章也花團錦簇,字也好看了。先生看了他的文章,說下次考秀才必中的。

這時候,紀二老爺兩口子就動起了歪主意,既然不用大侄子考功名了,那還留他做什麽呢?眼看著他大了,該成親了,可二房不願意把長房的產業交給大侄子。所以,他們就想起個主意,借著祭祖把大侄子帶出去。

盜匪是早就買通的混混,兩房人跑散後,紀深被壞人推下懸崖。

但是,他沒有死,很幸運,他只是昏過去,受了些皮外傷而已。更幸運的是,他被彭三娘救了。

彭三娘對紀深一見鐘情,要跟著紀深。十多年來,這是她第一次看見一個讀書人,還是眉清目秀的一個讀書人。她太喜歡紀深,一定要跟紀深成親。

紀深不願意這樣草率地收個女人,但是,這個女人對他有救命之恩,而且,紀深自己不認識路,出不去,只好假意答應帶她回家。

彭三娘收拾了行囊,義無反顧地跟著小書生來到了城裏,大戶人家的一切,對她而言,都是那麽陌生,讓她敬畏。

二老爺和二夫人看見侄子回來了,嚇了一大跳,但是,聽說侄子被救,他們也明白,這次,失敗了。

這兩個人畢竟不是那常害人的,一次失敗,他們不敢再做什麽。不過,彭三娘仗著救了紀深紀大公子,就一定要嫁給他,還說為了救紀深,有了肌膚之親。

紀深百口莫辯,只好認了。他到底是個君子,不忍心看著救命恩人壞了名節,嫁不出去。可是,二老爺卻深恨彭三娘壞了他的計劃,就一口咬定,聘者為妻奔為妾,而且,彭三娘是個山間的女獵戶,還是孤女,與紀家門楣不般配,不能為妻。

紀深父母不在,二老爺就是長輩,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紀深只能聽話,彭三娘也自知理虧。

就這樣彭三娘做了紀深的妾室,因為未成親,先有了妾,這妾還是救命恩人,還聽說十分粗野,是個女獵戶,一般人家就不願把女兒嫁過來,要麽嫌棄紀深不懂規矩,先納了妾,要麽就是怕女兒被欺負。

這樣,紀深的婚事就被耽擱了,長房的財產自然也還有二房管著。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大的事,紀深連著幾次科舉失利,才是對他打擊很大的事情。眼看著堂弟紀喻一路從秀才、舉人,考到進士,紀深卻像沒有考試運似的,一到考試就出意外。不是拉肚子,就是被撞傷,要麽就是被人糾纏,最後一次,是莫名其妙地被查出夾帶,視為舞弊,被奪了功名,還終身禁止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