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挽救侄子的女先生(第2/2頁)

“我要是都要了,能便宜些嗎?”

馬大嫂立刻點頭,“行啊,三十個本來是九十文,您都要了,算您85文。”

“小秋,給錢。”跟著的奴婢小秋立刻拿出錢袋子,數出85文,那邊馬大嫂也飛快地拿過小秋提的籃子,在籃子底下鋪了層幹凈紙,把餅子全放進去。

中午吃飯的時候,就有一盤餅子放在中間,崔玉翻個白眼,沒有食欲。

方雲就問侄子,“你知道,為什麽你砍不下價錢,而我能嗎?”

“這還不簡單,姑姑買的多,自然便宜了。”

方雲搖頭,“不,那只是表面的說法。我真正想要讓你明白的是,別人對你說什麽,有時候不是

講理不講理的問題,而是利益的問題。我全買了,那大嫂就能早點回家了,她為了節省的時間和氣力,願意便宜一點。而且,中午快過去了,買餅的人越來越少,她也怕賣不完。你呢?說了個可能讓她賠本的價錢,她自然不幹了,當然沒有好聲氣對你。所以古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崔玉聽著半懂不懂,“那,難道,我要對著每個人都說好話?還是要時時給旁人好處?”

方雲道,“倒也不必。只是,我想讓你明白。你想讓人同意你的說法,除了理講得好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你說的事情,符合人家的利益。他們自然就會附和你了。過去,你不大用得上這個法子,是因為,你總在論辯場上與人說話,那不是個解決實際問題的地方。日後,我希望,你說話時候,不光要想怎麽能讓人敬服,還要想著,考慮聽話人的立場。”

崔玉懂了,姑姑是讓他從市井小民身上明白說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