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挽救侄子的女先生1(第2/4頁)

崔麗君就帶著一群女眷,在禮部官員和隨行士兵護持下,硬把一百多具屍體要了出來。她強硬地拒絕了景陽崔家要求主持喪事的提議,也不肯把京城崔家各門的財產交給他們來照管。理由是,京城崔家還有兩個男丁在,沒斷了根!

景陽崔家的老家夥們看著縮在姑姑身邊的五歲的崔玉,問起崔麗君,她到了出嫁的年紀,侄子才五歲,何人照顧?崔麗君堅定地回答,她永不嫁人,拉扯侄子長大。

其他的京城崔氏旁支女眷也哭鬧起來,求跟來的禮部官員做主。禮部的人就表示,聖上有命,京城崔家安葬事宜由崔麗君全權做主。

這下那些老家夥們沒話說了,京城崔家產業要不到手,他們恨得牙癢癢,再看京城崔家只剩了兩個小兒,也沒大用了。他們就放話說,將京城崔家逐出崔氏一族。

崔麗君也反唇相譏,諷刺景陽崔家欺負京城崔家一眾孤兒寡母,妄為師表!京城崔家不屑與之為伍,情願與之分宗,此後,各自祭祖,再不相幹!

這樣撕破臉,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到了這時候,景陽已經不適合再作為崔家人的安葬之地,於是,崔麗君帶著人、雇了車馬,收屍回京,在京郊安葬了。雖然當時是冬天,屍體不至於很快腐壞,但是,一路的艱苦也是難言。

不過,崔麗君這樣果斷勇敢,倒是贏得了京城不少家族的贊譽。都說,京城崔氏雖然沒了成年男丁,可是,只要有崔麗君在,家族未必不能慢慢復興。

不過也有老頑固看不慣她,說她一個女人太過要強,更不該自作主張,就分了宗,愧對了祖先。

但是,沒多久,皇後下了旨意,褒獎崔麗君終身不嫁,養育侄子的貞烈。非議的人便少了,有人猜測,莫非崔麗君分了崔家一族做兩族,削弱了崔家合族的勢力,合了聖意?

不管如何,有了皇後親下的旨意,那些覬覦崔家財產的旁支,就熄了心思。京城崔家雖是同族,可是畢竟各有家門,各有產業,早就分了家的,各家又沒了男丁,誰也管不上誰了。

此後,有的婦人不肯守寡再嫁的、招贅的,也有的過繼了孩子,還有的變賣產業離開了。

這些崔麗君都不管。

京城崔氏族就這樣凋零了,只剩了崔玉,成了主枝唯一的男丁,以及復興崔家的希望。

她關起門來,悉心教導侄子,指望他成才,復興家門。

而且,崔家不止是書香世家,還是京城裏名家學派的代表。名家學派,以論辯擅長,崔家人個個口才絕佳。崔麗君在十二歲時,與大儒論辯,就曾經得到過贊許。當時那位大儒還可惜,她是個女子,不然也會有一番作為。

作為女子的崔麗君是無法像崔家以往的男丁那樣,繼續成為名家學派代表的。一個女人拋頭露面,與人論辯,很容易被人攻擊“牝雞司晨”、“牙尖嘴利”。

於是,她把自己所學盡數教給侄子,希望他成為崔家下一個名家代表。

功夫不負有心人,崔玉在十三歲的時候,就展露才華,成為京城有名的“辯者”。二十歲的時候,他已經讀過了崔家書庫過半的書籍,成為京城新一代的名家代表。幾乎所有青年文人與之論辯,都不能占到上風。

後來,京城但凡有人發起“談玄”,必要請崔玉參加。還有人特地從外地來,就是為了與崔玉論辯一番。

有人覺得,崔家又要起來了,雖然這個人丁……有點不大興旺。但是,在京城又能聽到崔家人的名聲了,這是事實。

人人都明白,如果沒有崔麗君力挽狂瀾,關鍵時候,挽救了崔家,崔家主枝也會像旁支一樣敗落。如果沒有崔麗君終身不嫁,支撐崔家,還悉心教導侄子,崔玉別說成才,小命都難保。

當年京城裏的大家族聽說景陽崔家要來京照管京城崔家的產業和人口,那些精得像鬼一樣的大家族族長們立刻就想到了很多很多……

有人認為,崔家復興要靠崔玉,但是背後的姑姑崔麗君不可或缺。那些大家族重新開始審視崔麗君的分量。有些族長就想著,若是自家一族遭難,沒了主事的男丁,家中可有一個女眷能撐起家門?

隨著崔玉名聲鵲起,崔麗君在崔宅辦的女學也炙手可熱。不說京中女子以受過“崔先生”教導為榮,就是外地大家族都有把女兒送來讀書的。一時間,“女先生”的名頭傳遍了全國。

而崔玉文采過人,長相也白凈清秀,也很符合當下女兒家對如意郎君的要求。於是,崔麗君這裏,就有很多媒人過來提親。

只是,崔玉驕傲,定要功成名就,才肯娶妻。崔麗君知道,他是有了意中人,禮部侍郎家的小姐。兩人私下都定了終身,還交換了信物。只是禮部侍郎有點嫌崔家人丁單薄,有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