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不服氣?憋著!(第3/4頁)

阮苓苓想了很久,斟酌再三,才開始動筆。

夢黃粱這個名字只寫故事,除故事外從不發表任何言論,這回仍然一樣,她不為自己委屈,不也為夫君裴明榛叫屈,不寫本朝影射各人物政治,只撿著前朝野史瞎編。

好在之前裴明榛管著她讀書練字,因很多古書沒看過——她遭到這男人多少嘲諷,就接受了多少教育,太多太多的小故事耳熟能詳,頗有心得和體悟。

感謝大佬,不僅心眼夠多,能懟能撩,知識儲備也很豐富,學富不止五大車!

阮苓苓手速爆發,一連氣寫了很多個短故事,都是不同的朝代,類似的政治格局,歷史發展因不同的選擇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普通人看不出來,只覺得故事內容很豐富,先生手速又長了一大截,質量還不差,每一本都很好看啊!

有新人覺出不對了,怎麽品覺得故事裏有豐富暗意,保太子派?

慢慢的,有人坐不住,開始放了流言出來,坊間漸漸有人談論,史上有幾個太子最後登了基?可見人心鬼蜮,太子當長了都會被權欲所惑,不再是以民為貴的天子之選,有的時候就是該當斷則斷,鼓起勇氣清君側,方能去腐生機,見得光明未來……

阮苓苓就怕沒人談論呢,這話一出來,立刻寫了幾個新的短篇故事,暗舉了不少例子,尤其太子最終當了皇帝的,其中重點:發生了什麽不重要,本人品性才重要。

無論什麽時候,無論面臨什麽樣的險局,人的心性不同,價值觀不同,選擇也就不同。永遠都不要跳出事實看問題,一棍子打死,是想急匆匆向大家證明你是對的,還是想掩飾什麽?

阮苓苓只寫話本故事,情節對白全是虛構,耐不住大家往深裏想啊,尤其她的讀者裏有相當多的讀書人。若換做平時,頂多抒發個感情就算了,大不了三五一群好好喝一杯暢談一番,可現在外界總有各種小話影射……當然擼起袖子就是幹!

於是不針對本朝朝局,就故事裏野史裏的各位太子,大家產生了一場罵戰。

輿論影響越發擴大,到了人人熟知,不得不面對的地步。

朝廷竟然開始討論要不要放太子出來了!

定南王一系不能再繼續謹慎觀察再定計,必須得馬上行動,不然好不容易建立的大好局面就要失去了!搞太子到這份上,他們容易嗎!

反正前期準備也做得差不多了,到此一切順利,自己這邊贏面大,還前思後想左顧右慮的磨蹭什麽!

外頭一通忙亂,阮苓苓反正就悶頭寫話本,關在家裏哪都不去,什麽都不管,出來進去一堆丫鬟下人帶護衛,把自己護的死死,保證誰都碰不著惹不到。

她很珍惜自己小命,尤其現在不是一個人,肚子裏還有個小的,裴明榛不在,她更得保護好自己,一點差錯都不能出。實在有不得不出現的場合,她倒也不怕,大大方方站在人前,沒半點畏縮之態。

是,她現在看起來很弱,很可憐,可有時弱勢也是一種力量,只要利用的好。但凡公眾場合,她一定站在最人多最熱鬧的地方,別人笑話她膽小,護衛多,不用她自辯,就有人幫忙說話,孕婦小心點正常,大家不都這麽過來的?你這麽挑眼,難道是憋著壞想害人?不想害人還說這話,不怕出了事別人找你算帳?

阮苓苓太懂了,裴明榛好時,她水漲船高,或許有些人看不慣想要算計她推她一把,她倒黴別人就高興,現在裴明榛下了獄,不管別人心裏怎麽想,總之想欺負她的心一定淡了,男人不在,欺負孤兒寡母是個什麽意思?但凡有點心氣都不會這麽幹,為表自己和他人不同,別人這麽幹還會出聲阻止。

只要不沉浸於丈夫不在,生死未蔔的悲傷裏,阮苓苓發現日子其實也挺好過。

沒人敢欺負她,真有,她隨便拿著帕子抹個眼睛,眼淚都沒掉下來呢,事就平了。

心情不好了,甚至可以借著這樣的機會泄火。

比如再次杠上方氏,她可以說話更加不留情面:“二嬸這麽希望家裏垮掉麽?”

到現在她也已經知道了,那日她在天牢外與護衛糾纏試探,方氏第一時間聽說,馬上找了人散播言論,汙蔑她的名聲。誠然,這事是她主動做的,沒人逼迫,看起來有些不太光彩,可方氏這般落井下石就光彩了?

方氏嘆氣,一臉憐憫的看著她:“侄媳婦怕是這些日子嚇的緊,腦子都不清醒了,這樣的話是隨便能說的?”

“我夫勢落,我再毀了,裴家難得能得什麽好處?”阮苓苓不避不退,眼神和聲音一樣咄咄逼人,“你那沒用的兒子能頂住,還是怕前怕後擔心左右的丈夫?裴家聲勢怎麽走到今天不敗的,二嬸心裏沒點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