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補全)(第2/3頁)

葉青水送走了謝庭玉之後,心裏仿佛跟落下了一塊似的,總是不得踏實。

以往半夜睡覺的時候,她習慣把腦袋靠在他的身旁,之後的幾夜伸手一摸,卻摸了個空。

習慣真是可怕。

半夜也沒有人替葉青水起夜喂兩個寶寶了,辰辰和光光輪流醒來,弄得葉青水頻頻起夜,白天上課沒有精神恍惚極了。

葉媽看不下去了,只好在房間裏加了個床,幫忙者照顧兩個小寶寶。

謝庭玉沒走之前,他的存在感有點低,畢竟年輕的夫妻各自都承擔著繁重的學業。但是走了之後,家裏缺了他哪哪都不行。

他的溫柔,就像春風一樣,潤物細無聲。

葉青水回想起來,寶寶們剛出生的時候,謝庭玉仿佛是左手抱著辰辰、膝蓋躺著光光,哄著哄著將就著瞌睡了一夜。

他眼裏流瀉出來的疲憊和溫柔一樣令人動容。

就在葉青水對謝庭玉的思念達到極點的時候,媒體報紙忽然有了消息。報社國際部忽然刊登了一則新聞。

“《華米正式建交,雙方領導簽署外交關系聯合公報》”

葉青水捧著報紙,看見了兩國領導人親切握手的圖片,在不起眼的角落裏,她看到了自家男人的側臉。

葉青水摸了摸照片的那一角,心裏暖暖地笑了。

葉媽稀罕地問:“原來小謝就是去了那裏啊,跟一群金發綠眼睛的外國人在一起。”

報紙還不算什麽,新聞才是要緊的。

華國和米國正式建交了,這個新聞轟動了全國。這一次建交打破了長達數十年的堅冰,標志著華米兩國人民從此友好發展。

那麽……以後可以光明正大地訪米留學了?

華國和米國之間貿易往來也會與日俱增,兩國人民相互之間用上對方國家的產品。外匯儲備也要從此開放了?

一時之間,民間的熱議劇增,距離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還沒有多久,華米的友好建交帶給了人民希望。

葉青水也在著手準備,發電報催葉小叔承包山頭的事情。

葉小叔終於拍了電報回復侄女:“村委決定以拍賣的方式把山頭承包給我。”

農村改革雖然開始了,實行了分田到戶。但是山頭卻是集體財產,到底怎麽個分法之前也沒有一點做參考的依據。村委於是決定把山頭通過拍賣的方式,承包出去。

一兩座荒山誰有興趣承包?也就只有葉小叔打上了它的主意。

葉青水到新華書店挑了許多有關茗茶種植知識的書,郵寄給了葉小叔,發電報通知他:“小叔,種茶葉!”

葉青水寫了長長的一頁信,告訴葉小叔:“咱們試試做沼氣——養豬——茶葉種植的茶基生態循環。”

謝庭玉上大學前已經給村裏弄好了沼氣池,豬的糞便及秸稈經過發酵後形成沼氣,供暖照明,發酵後的肥料用來肥茶田。前期靠養豬的收入維持開支,後期等待茶葉產出之後,能夠產生大筆利潤。

紅旗公社以毛尖茶葉聞名,茶湯清涼、茶香芬雅、口味醇厚,獨特的地形和土壤結構讓這裏產出的茶口味獨特,上輩子它是有名的出口商品。

葉青水拍完電報,給小叔匯了一萬塊回去。

葉小叔收到這筆巨款的時候都愣了,揉了許久的眼睛才肯相信這筆巨款真是侄女寄過來的。

這年頭誰能隨隨便便匯這麽大筆的款子,饒是郵政儲蓄銀行的行長都不禁對葉小叔側目。

葉小叔穿著仍是農民那副派頭,古銅色的臉、鞋子上沾著滿滿的泥巴。

銀行行長問了一嘴:“請問同志,你打算把這筆錢怎麽領回去?”

部分領,還是一次性全領了?

別怪這年頭人見識少,人民幣面額最大的也才不過十塊錢的大團結。百元大鈔得八十年代才開始發行。要全都兌換成大團結,恐怕今天銀行的員工都能忙得夠嗆。

八十年代紅旗鎮的萬元戶都算稀罕,七十年代的萬元戶那真是萬裏挑一的稀罕。人銀行行長沒有懷疑這筆錢的來歷是否正規都不錯了。

葉小叔撓了撓頭,爽快地說:“全領回去。”

他得趕緊把錢取出來,還了欠葉家村的一屁股債。還得蓋個養豬場、買豬苗、培育茶苗、請人工……哪哪不要花錢?

*

華米建交這件事見報後,沒多久中央電視台也報道了這件事。

八零年年初,實況直播這項技術是沒有的。陸續從米國傳回華國的都是錄播。電視台報道的也是提前錄制好的影像資料。

幸虧謝家有電視機,葉青水才得以每天從新聞裏找尋謝庭玉的身影,以慰相思之苦。

她每天中午都準時守在電視機前,抱著倆寶寶專心致志地看新聞。等謝庭玉出來的時候,她就輕輕對寶寶們說:“看,爸爸,那個是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