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3頁)

面對葉青水的推銷,愛理不理,眼風都不帶甩一個。

葉青水面上笑意不減,不卑不亢地說:“賣不賣得出去都不要緊,給我一個位置就好。也不要你的錢對不對?”

她把臘腸放下就走,每一家供銷社放了大約十斤的臘腸。

葉青水為了這個小廠子忙活了大半個月,累得臉蛋都瘦了一圈兒。

謝庭玉心疼極了,摸著媳婦的臉蛋,親了親她的額頭。

“水兒累壞了吧,我給你揉揉肩膀。”

葉青水剛想搖搖頭,說:“不累。”

但是男人按摩得確實舒服,渾身的骨頭跟酥了似的。

按著按著,謝庭玉眼神暗得能滴下水,按摩完了便把媳婦一摟,抱在懷裏自力更生、過上了繳公糧的生活。

*

葉青水準備要給各個供銷社連續送了一周的香腸,給供銷社送香腸是收不到錢,白送的。

葉媽聽到了都要瘋掉了。

她算了算一家供銷社十斤,十家供銷社就是一百斤,一周算下來至少白送了七百斤。當初村裏送了葉家一頭兩百斤的大肥豬,葉媽都受寵若驚得不敢接。

女兒這次倒是直接白貼了差不多四頭大肥豬!

葉媽要是心裏脆弱點,能直接翻白眼暈倒了。她這輩子恐怕都沒吃過一百斤的豬肉。

葉青水掰碎跟葉媽解釋道:“現在跟以往不同了,以前不能做生意,做點買賣都恨不得藏著掖著不讓人知道,現在做生意就要想盡方法讓別人知道你賣的東西。”

“能把名氣打響亮了,不愁掙不到錢。”

她跟葉媽算了一筆賬,“辰光”這一周每天生產300斤香腸,零售賣掉200斤,剩下的100斤拿去供銷社擴寬名氣。

零售價是兩塊錢一斤,豬肉每斤八毛錢,香腸制作成本是九毛。零售的香腸都賣光了,雖然送了一百斤香腸,但一來二去成本基本覆蓋完全,還有得賺。

“所以是不虧的,還有一點賺頭,辛苦是辛苦了點,但也值得。”

如今城裏的居民要是想添購食物,基本的選擇都是供銷社。供銷社雖然接地氣,但是架不住它涵蓋面廣呀。葉青水倒是想到電視台打廣告,但是她兜裏的錢不允許。

葉青水的香腸也不是白給的,每個客人送半斤,每天送二十份送完為止。

為了拿到免費的半斤香腸,必須得早早排隊。有些甚至淩晨三四點就開始排了,國人貪便宜,排了幾天隊還是沒買到香腸的那些人,活動結束了心裏郁郁難平,忿忿不平下,於是掏錢買了一斤來吃。

這個放在後世,有個大名鼎鼎的名稱,叫“饑餓營銷”。

只要有一個人買,先前白送的二十份就是賺的。至於白領了香腸的人呢?對於自家生產的香腸的質量,葉青水還是比較相信的。葉青水在擺攤的時候做過統計,回頭率至少有30%。

葉媽聽得頭昏腦漲,原本氣呼呼的直想敲女兒的腦袋,企圖把她腦袋裏的水都倒出來。

沒想到反倒被葉青水這一套歪理給說服了。

葉青水笑眯眯地說:“阿娘,我要準備期末考試了,您幫我去看看香腸廠唄?”

葉媽聽了趕緊搖搖頭,讓她帶帶孩子、料理菜地還行,咋能把一個廠子給她看呢?

葉青水拉著葉媽的手,耐心地說:“阿娘,很簡單的,保準一教就會。”

葉青水可一點都不懷疑自個兒媽不行,葉媽肯學習、身上有股拼勁兒,葉青水可不想讓她圍在家庭裏,把一生都奉獻給孩子。

拉扯大了一個孩子,還要把孩子的孩子繼續拉扯大。要是給她一個機會,她也能做的很好。

葉青水算好了賬本之後,第二天直接把葉媽帶去了她的工廠。

咳咳……雖然現在辰光還是傳統的食品手工業,條件有些簡陋,但是等掙夠錢了,葉青水會考慮去買一條生產流水線回來。

然而葉媽看到了這個每天號稱能生產300斤香腸的小廠子,反應也跟張紅英一樣。

她不禁笑了。

這原來就是“工廠”呀!這跟葉媽腦子裏想的完全不一樣。

在七十年代,能進廠子當工人是一份榮耀。代表了收入穩定,不愁吃穿,熬夠資歷了還能在城裏分到一套房子。

葉青水花了一天時間帶著葉媽熟悉了一整套流程後,葉媽已經大致摸清楚了。

葉青水又扮可憐地說:“阿娘,我真的準備期末考試了,京大的考試可不是鬧著玩的……”

葉媽胸膛騰起一股豪情,她拍著胸脯說:“水丫你盡管去復習。”

“阿娘給你看好了它。”

於是忙活了差不多一個月的葉青水,終於能把重心移到學業上了。

葉青水在學校門口擺了半個月的攤子,整個專業的人都知道她了。

潘麗娟趕緊把筆記拿給葉青水,說:“水兒,你快抓緊時間復習,要是考砸了可就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