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章 (第3/4頁)

“以後如果有緣還會再見到。”

……

撿發卡這件事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葉青水並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謝庭玉很快就回來了。

他滿頭大汗地跑了回來,拉著媳婦的手,燦爛地笑了:“水兒我帶你逛逛學校。”

葉青水上輩子已經逛過京大了,每次都匆匆經過京大,但這一回的感受不一樣。

這是她第一次以京大學子的身份逛校園。

她呼吸著冰冰涼的空氣,“能在這裏無憂無慮地學習,真好。”

謝庭玉聽到這裏,心裏不禁愧疚,他說:“以後水兒也行。”

葉青水給男人系緊了圍巾,突然笑了:“雖然我不能馬上入學,但是你要爭氣一點,算上我的那份認真學。”

謝庭玉摸著媳婦的肚子,承諾了下來。

夫妻倆回到謝家後,葉青水看見坐在沙發上等待的人吃了一驚。

她沒想到溫芷華隔天就來謝家拜訪了。

溫芷華見了兒媳婦,臉上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

她指著自己帶來的禮物,說:“這是我給孩子買的毛線和布料,可以拿來做衣服。”

葉青水接過禮物,道了一聲謝。她打開一看,布料和毛線都是難得的好料子,質地都非常柔軟親膚。葉青水想要這種料子想很久了。

再過五個月,寶寶就要出世了。前三個月的孕反應太折磨人,葉青水連衣服都沒來得及做。

像溫芷華這樣的人家,並不缺一件兩件衣服。但畢竟是寶寶的衣服,自己動手做的才放心。

謝庭玉見到來人收回了唇邊的笑,他的表情有些冷,但看見媳婦很喜歡他也沒說什麽。

葉青水熱情地把從家鄉特意帶來的特產送給了婆婆。

她說:“家鄉的柿子特別甜,冬天的我拿它做了好多柿子醬。拿來它沖熱水很好喝。柿子清熱、潤肺,生津,去年我看見您咳嗽,多喝點柿子水有好處。”

溫芷華心一暖。

葉青水又拿出了臘肉和臘腸。

她剛想開口說,就被溫芷華打斷了:

“我知道,這個臘肉臘腸很好吃。”

不止謝奶奶惦記葉青水做的臘腸臘肉,溫芷華去年吃過一次之後也很喜歡。

葉青水還怕婆婆跟徐茂芳一樣,嫌棄這些鄉下土特產。

她笑了笑說:“不止,這是庭玉親手做的。”

溫芷華生生吃了一驚,“庭玉還會做這些?”

謝庭玉冷淡的臉上,神情有些不自然。

“會的,他做得可好吃了……”葉青水娓娓道來,告訴她謝庭玉是怎麽做臘腸的。

婆媳倆頭一次閑聊嘮嗑,葉青水靠著這些柿子醬、臘肉臘腸、酥餅蒸糕……居然也沒有冷場。

溫芷華領著這一堆土特產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葉青水松了口氣,她還以為她這個婆婆會跟徐茂芳一樣,看不上這些土特產。

她聽說婆婆在首都一家有名的酒廠當副廠長,溫芷華這個年紀能做上副廠長,可見本事不小。

廠子原本是家族傳承,但五十年代的時候改成了公私合營,得以保存了下來。

男人手頭這麽闊綽,是因為他能從母親的娘家這邊繼承了一些祖產。煙酒糖這些東西,看著不起眼,但利潤卻高得驚人。

尤其國人愛飲酒,逢年過節、碰上喜事,再窮的人家也要喝兩杯。

葉青水搖搖頭,笑道:“我剛才還擔心媽瞧不上這些東西,沒想到一聽是你做的,她全都拿了回去。”

謝庭玉淡淡地道:“水兒不用妄自菲薄,是你的方子好連我都喜歡。她怎麽可能不喜歡?”

葉青水聽到這裏,再也不開口了。

這是他們母子倆的事情,她不應該替謝庭玉原諒。

葉青水永遠記得那次謝庭玉埋在她脖子,難得流淚的情景。

幾天後,大院裏的鄰居親戚聽到謝家兒子兒媳回來的消息,開始走動了起來。

葉青水從鄉下帶來的特產特別受歡迎。

尤其是去年來謝家吃過年夜飯的親戚朋友,來了謝家之後吃了一頓還不夠,還想帶一點回去。

謝庭玉的朋友——徐瑋,好聲好氣地懇求說:“弟妹,我不是自己吃,你嫂子特別想吃一直念著,她還有兩個月就要生了,看在這個份上你把它讓我吧。”

他軟磨硬泡地順走了一斤臘腸,留下了兩塊錢和五市斤的肉票。

葉青水拿著這些錢票,好像看到了一點掙錢的希望。

她立即去供銷社買了豬肉回來,二十斤的豬肉她如今提著沉甸甸的,但是葉青水心情愉快,幹點活也不累。

她當天就灌了二十斤的臘腸出來,曬在院子裏。

第二天謝奶奶見了院子裏掛滿的臘腸,只拍額頭,怪孫子讓媳婦幹重活。

謝庭玉看著媳婦滿滿動力的身影,嘴角泛起笑容,“水丫很開心,讓她做吧。醫生說她也得適當活動,整天坐著我也怕她悶壞了。我都看著她呢,奶奶別擔心……”